
前7月遼寧船舶工業有喜有憂
2013-09-11 16:31:24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7月,遼寧省造船完工量大幅下降,新接訂單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中,主要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達508.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收窄9.7個百分點;新接訂單298.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75.5%;7月底手持訂單量為1631.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9%。上半年,遼寧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20.8%、9.7%和14.6%。
遼寧省規模以上船舶企業前7月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50.5億元,同比下降24.3%,降幅較上月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造修船產值為310億元,同比下降21.1%,船舶配套產值為40.5億元,同比下降32.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7.1億元,同比下降23.5%;實現利潤18.8億元,同比下降32%。
遼寧省造船完工量出現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該省2012年造船完工量達1270萬載重噸,創歷史紀錄,緊隨江蘇省位居全國第二,形成了較大基數;二是隨著企業手持訂單的急劇減少,為保持生產經營連續,骨干企業主動調整年度生產計劃,放緩了生產節奏。
1~7月,遼寧省新接訂單量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并在節能、環保、綠色船舶,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等市場頗有斬獲。其中,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收獲了新型30萬噸級超大型油船(VLCC)、9200TEU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大連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2.8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船訂單,填補了遼寧省空白。此外,大船集團還承接了6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大連船務承接了9000馬力三用工作船、浮式生產儲油裝置(FPSO)等高技術、高附加值海工產品訂單。
船舶產能過剩、造船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矛盾突出、船舶工業發展環境日趨嚴峻,是遼寧省船舶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據悉,該省現有造船產能為1800萬噸,預計今年產能利用率僅達到50%左右。同時,新船價格在谷底徘徊,而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融資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造船成本費用上升較快,導致船價與成本費用倒掛的現象突出。金融機構對船舶行業普遍收緊信貸,船企融資和開具預付保函越發困難,同時,新造船的預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甚至出現“零預付”,船舶企業需要墊支大量資金,經營風險加劇。
面對這些問題,遼寧省相關部門下一步將大力推動船舶行業的技術創新,促進船舶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推動產學研結合,研發制造節能、安全、綠色的高技術、高附加值新船型;綜合發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技術改造專項和產業集群等政策效應,推動船舶產品優化升級;鼓勵企業大力發展適度相關、能夠發揮其優勢的非船產業。同時,該省還將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從完善規劃、資源整合、科技投入、人才引進、財稅融資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業;利用船市調整契機,提高船舶配套產品質量;從培育市場入手,發展游艇產業,借鑒世界游艇產業發展經驗,充分利用遼寧沿海經濟帶和船舶工業的區位與產業優勢,從完善產業鏈、培育市場、營造發展環境等方面為該省游艇產業發展做好準備;選擇信譽和業績良好的船舶企業及優勢產品,協調金融機構加大重點支持力度;以大連海事會、大連游艇展為有效載體,繼續搭建船舶企業的營銷平臺;推動船舶企業與國家海洋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單位的戰略合作,積極爭取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