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紹興水路將出現首批集裝箱船
2013-12-23 16:25:18
來源:紹興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昨天早上,在紹興市松陵造船廠內,工人們正忙著給一艘600噸噸位的大貨船做下水前的準備。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就等著諸暨客人來提貨了。
“隨著杭甬運河月底開通,像這樣噸位的船只以后在紹興的運河上將越來越多。”紹興松陵造船有限公司老總何關明說,他剛剛向相關部門提交了一份申請,希望能擴大自己的造船基地。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基于這段時間以來紛至沓來的造船訂單。
運河月底“通江達海”,勢必將進一步激活紹興的水運業。由此,這個產業讓人充滿想像空間。
造船訂單排到了后年
“訂單太多了,只能讓客人選擇其他造船廠。”何關明說,杭甬運河要開通的消息,令他公司的造船訂單幾乎處于飽和狀態,目前實在沒有辦法接更多單子了。
“以 往訂單多以400噸以內的船只為主,可今年以來基本上都在做500噸以上甚至1000噸的大船,還有不少客戶要求小船改大船。”何關明說,作為紹興造船行 業的龍頭企業,他的船廠年造船量在70~80艘。即便這樣的產出量,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運河一開通,船只的需求量肯定會更大。”何關明說。
“今年一個明顯現象是,船只的噸位和數量雙雙提升。”紹興型鋼造船廠老總王越峰告訴記者,杭甬運河的開通讓他們造船企業感受到了無限商機。
紹興水鄉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表示,他們的訂單已排到了明年年底。
事實上,杭甬運河開通的消息才剛出,水運業其實早已風生水起。
“運 河馬上要開通,效應前一兩年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市港航管理局有關人士說,這兩年來紹興的造船量每年都有明顯增量,不少船廠生產量幾乎都是滿負荷生產,訂 單已接到后年年初。據介紹,這兩年紹興新建船舶每年增量保持在100艘次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500噸級以上的大船,今年截至11月份,新造船量就已增達 100艘次。除了數量明顯提升,還有不少船主紛紛更新換代,把原來的小船換成500噸級以上的大船,主要就是為適應在運河中行駛。
更多企業涉足水運行業
“不僅僅是造船業,整個紹興的水運格局都將改變。”紹興市港航管理局有關人員說,杭甬運河的開通,將使水路貨運市場變得繁忙。有關人士說,眼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涉足運輸行業。數據顯示,運輸企業近年來新成立的較多,僅今年就新增了2家。
據了解,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營運船舶有883艘,其中內河營運船舶有824艘,載重達177551噸。2013年我市內河營運貨船平均噸位215載重噸,較去年年底的189載重噸增長13.7%。
“原來去不了寧波,可運河開通將讓船只結構進入調整狀態。”市港航局人士表示,運河開通后,相關船只條件也放開了,原來紹興的船只以散貨船為主,但目前不少水運企業在準備建造集裝箱船舶。明年,紹興將有首批集裝箱船舶出現,這也將實現紹興集裝箱船只零突破。
“全線貫通后,最明顯的就是物流成本降低。”紹興港現代物流園有關負責人表示,杭甬運河開通將給他們帶來直接效益,大噸位船只能夠自由進出,不少貨主就可以直 接將貨運到港口了。也就是說,以前大船進不來,以后同樣一趟貨從運河直接到紹興港,幾乎增加了1倍的運量,除了降低運輸成本,裝卸吞吐量也會有大幅增長。
水運競爭也將日趨激烈
“運河開通帶來另一個影響是,水運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昨天,有業內人士表示,紹興的水運航道原先基本處于半封閉狀態,而杭甬運河的開通將使水路處于開放狀態。對于從事水上運輸的企業來說,“分羹者”勢必會增多。
目前紹興從事水運的基本是紹興本地船只和蕭山船只,運河開通后,將會有不少“外省船”駛入。
往返于紹興港的一位船老大陳百萬已經感受到了運河開通帶來的“危機”。陳百萬說,按照原先船只裝載數量,運河開通后行運方便了,但船只的容量增大,勢必導致運價也要適當降低。他舉了個例子,原先300噸位的貨船如果是10元/噸的運價,運河開通后500噸位的貨船開價也許是8元/噸。陳百萬說,特別是集裝箱船舶的出現,將導致水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