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黑洞的秘密
2013-09-02 08:42:45
來源:理財周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爭議中石油
提起中石油這只股票,很多投資者都恨得咬牙切齒,甚至把它稱為股市的災星。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回歸A股,由于內地市場的定價不合理以及上市初期的投機氛圍濃厚,當時中國石油以16.7元人民幣發行,上市首日開盤價更是高達48.6元,而它在香港聯交所僅以1.28港元發行,對應市盈率僅為10.93倍。
然而,上市后中國石油的股價基本呈現出長期陰跌的走勢。從市值來看,上市首日總市值為8.04萬億元,2013年8月30日總市值1.43萬億元,不到六年蒸發了6.61萬億元,市值縮水超八成。
與此同時,有高達百萬的投資者深陷其中。同花順(25.100, -2.12, -7.79%)數據顯示,2007年中石油股東戶數高達187.92萬,此后股東戶數雖有降低,但依然超過100萬。截至2013年中報,仍然有102.68萬戶股東。
盡管從投資角度來說,很多人都對其敬而遠之,但從交易信息來看,中石油又是市場必須關注的焦點。
“中石油一有異動就會變盤。”一位私募投資總監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中石油的走勢是判斷階段性行情的重要指標。
在很多投資者心中,中石油甚至成為了國家隊資金調控市場的工具,而中石油的大漲往往預示階段性高點的出現,更成為市場的魔咒。
比如2011年4月11日,當天中石油出現震蕩走高,創出階段性新高12.41元。4月18日,滬指創出全年高點3067點,隨后展開漫長的單邊下跌行情。滬指經過9個月下跌,直到2012年1月6日才探明2132點低點。
“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玩偶,是一個工具。”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如此認為。
不過,它也并非一無是處,比如從分紅角度看,它似乎還算是不錯的。2007年至2012年,中石油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345.74億、1137.98億、1031.73億、1398.71億、1329.84億、1153.23億,股利支付率分別為 21.33%、45.25%、45.09%、45.04%、44.99%、45%。
“我的總體看法就是,中石油業務發展很平穩,業績彈性也不大,拿分紅也不錯。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里,還不如它,因為它這個分紅比例要比銀行存款高。”前述華南地區分析師說。
“這個公司盤子比較大,又屬于壟斷性行業,沒有什么大的成長性,現在這個點位是相對比較安全的邊際,但是你要說有很大的亮點也比較難。如果想做長期投資的話是可以考慮的,但是亮點沒有。像這樣大的公司我是會看一下,但是不會投。”杭州一家私募公司董事長如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