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船舶業逆境中“造”拐點
2014-02-13 17:01:55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春節期間,位于舟山普陀區六橫鎮龍山東浪嘴的舟山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600多名工人放棄春節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堅守工作崗位。4天時間內,就有5艘大型貨輪進出干船塢,其中3艘已修理完工離開公司碼頭。這僅僅是舟山部分船企正逐漸擺脫困境的縮影。2013年以來,舟山借新區建設東風,及時出臺船舶業扶持新政,進一步提升船舶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有效推動船舶行業提質增效。
全年手持訂單增11.6%
2013年,舟山市船舶工業總產值有較大增長,達到749.27億元,同比增長8.21%,占全市工業總產值42.8%,其中海工裝備產值為25.5億元。新承接訂單6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4.5%;新接訂單集裝箱船、成品油船等附加值較高船型占比提高至40.9%;全年手持訂單1808萬載重噸,增長11.6%。
2013年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船市的形勢也令人擔憂,雖然下半年船舶市場訂單增多,船價也略有回升,但舟山的船舶企業仍面臨著船價低、融資難、贏利難的困境。在逆境中,舟山船企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自強不息,努力創新,仍然取得了不俗成績。
日前,世界最大的LNG船在定海長宏國際產業園(以下簡稱“長宏國際”)完成拆解。盡管出價不是最高,但長宏國際憑借“綠色拆船”擊敗了印度等國的競爭者。如今,長宏國際和包括全球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在內的一批世界著名船公司簽訂了長期拆船合約。
“金屬資源再利用是全球關注熱點,現在造船產能過剩,拆船經濟效益反而比造船好。”長宏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挖掘新興市場
舟山船舶管理局負責人介紹,以往,該市船舶企業主要面對歐洲、北美市場,現在船舶企業開始瞄準中東、非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比如伊拉克戰后重建,航道清淤建造需要大量挖泥船,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抓住機遇,承接2艘6000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價值4億元。
不造常規船,發展高附加值的特種船舶成為更多舟山船企的新選擇。2013年上半年,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接獲兩個海工平臺訂單項目,總金額4億美元;五洲船廠與上海佳豪船舶設計公司合作,承接了2艘近海拋錨供應船。
由于目前船舶制造利潤較低,舟山市部分船舶企業在堅持船舶主業不變的情況下,著力發展非船產品。歐華造船與武船重工建立聯盟,合作制造海洋鋼結構,爭取培育成其新的業務板塊。
此外,嘗試融資租賃新興業務也是目前舟山船舶企業一種新的經營模式。正和造船與民生租賃、華融租賃等合作,推廣6.7萬噸節能環保散貨船型,并獲得批量訂單。
加大產業整合力度
2013年,舟山船舶業率先在產業整合上有所作為。通過新政扶持,推進兼并重組,發揮特色優勢,做強做優船舶工業,快速壯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和轉型升級,打造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技術先進、環境友好、兩化(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現代船舶工業體系,努力建成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基地。
去年,舟山市加大船舶產業整合力度,成功推動一批擬調整船舶企業和在建船舶項目優二進三、轉產轉業,共削減造船產能107萬載重噸。同時加強對重點船舶企業的扶持力度,對揚帆集團、浙江歐華造船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制訂“一企一策”,大部分龍頭企業生產經營保持穩定,基本完成了計劃生產任務,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
龍頭企業產業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占全市造船完工量的82%、新接訂單的90%、手持訂單的93%以及貸款余額的60%以上,同比均增加1-3個百分點,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