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航運是如何煉成的
2014-03-11 17:06:01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 月27日,馬士基集團發布2013年財報,馬士基航運又一次成為集團盈利的“功臣”。馬士基集團去年盈利37.7億美元,比2012年40億美元的盈利略低,略高于三季報中35億美元的預測;稅后投資資本回報率為8.2%,2012年為8.9%。其中,馬士基航運盈利15億美元,2012年為4.61億美元,同比大增225%;稅后投資資本回報率為7.4%,大幅高于2012年的2.3%。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安仕年(Nils S. Andersen)表示:“集團對去年的盈利表現感到滿意。盡管航運市場挑戰重重,馬士基航運仍然增強了盈利能力,馬士基碼頭和馬士基石油鉆探也取得了迄今最好的業績,集團其他業務也大部分實現了業績改善。去年,集團8個業務中有6個在各自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馬士基集團同時宣布,將從留存收益中撥出32.2億美元,以每1股送4股的方式回饋投資者。安仕年表示,本次慷慨贈股的目的在于拉低股價,讓員工有能力投資自己的公司。他指出,目前公司的每股股價超過6.3萬丹麥克朗(約合1.15萬美元),這對大多數員工而言不是個小數字。“派發紅利股后,預期股價會被拉低,從而增加他們成為股東的可能性。希望讓盡可能多的員工因公司的未來發展而獲益。”
業績亮眼
綜合較低的集裝箱平均運價和石油產量,以及較高的集裝箱貨量等因素,馬士基集團去年營收減少4%至474億美元,2012年為495億美元。
馬士基航運的貨量增加和成本節約措施、馬士基碼頭的吞吐量增加以及馬士基石油鉆探較高的運營時間都對馬士基集團的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而馬士基航運較低的運價,馬士基石油生產份額的降低、石油平均價格的下滑,主要與馬士基油輪相關的資產減值以及丹馬士非常規的業務轉型成本影響了集團利潤。馬士基集團出售資產所得為1.45億美元(2012年為6.10億美元),其中包括馬士基油輪所出售的24艘船舶、馬士基碼頭所出售的部分股份。除去資產減值損失和出售資產所得,馬士基集團實際利潤為40億美元(2012年為29億美元)。
馬士基集團用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為89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70億美元),用于項目資本支出的現金流為49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58億美元),凈銷售收入為14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32億美元),可支配現金流為40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12億美元)。
馬士基集團的凈利息債務減少29億美元至116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145億美元);總資產為425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393億美元),全年盈利為總資產數額帶來積極影響。
馬士基集團產權比率為57.1% (2012年同期為54.3%),流動性緩沖148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131億美元)。馬士基集團已經做好準備并下定決心執行長期發展計劃,抓住市場機遇,發展核心業務。
對于今年的業績展望,馬士基集團表示,由于出售丹麥超市集團股份,預計今年全年業績將顯著高于去年;用于項目資本支出的現金流總額預計為100億美元,用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預計與業績發展保持一致。
馬士基航運去年用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為37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18億美元),用于項目資本支出的現金流為16億美元(2012年同期為36億美元)。單獨看,馬士基航運的業績似乎沒有太大沖擊力,但據Wind數據,在中國A股上市的14家航運上市公司中,13家已經發布業績預告,其中6家明確預虧,虧損金額總共超過120億元,9家預計業績下滑。因此兩相對比,馬士基航運15億美元的盈利很是“逆天”。
人人都想成為馬士基航運,馬士基航運又是如何練成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