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航運是如何煉成的
2014-03-11 17:06:01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前景展望
對于今年的業績展望,馬士基航運表示,盡管單箱成本的降幅會低于去年,馬士基航運仍會努力提升競爭力,預期業績將與去年持平。吳岱瑋表示:“馬士基航運今年的目標是保持比同行更強的盈利能力,息稅及折舊前利潤要高于同行5個百分點,希望通過自身產生的利潤來投資業務發展。”
截至去年年底,馬士基航運共擁有574艘、263萬TEU的運力規模(2012年底為596艘、262萬TEU),手持訂單為16艘、28.8萬TEU。去年,馬士基航運運力增長0.2%,主要因有4艘3E級船舶交付。馬士基航運表示,去年航運業務的市場份額同比持平。預計今年全球海運集裝箱需求預計增長4%~5%,在交付8~9艘3E級船舶后,馬士基航運今年的運力增長將可以實現與市場同水平增長。
吳岱瑋表示,馬士基航運16艘3E級船舶將在2014—2015年陸續交付,今年將交付其中9~10艘。這些3E級船舶交付后,將被投放到亞歐的AE10航線上,目前這條航線上的E級船舶將被轉移到亞歐其他航線上。
吳岱瑋認為,馬士基航運訂造3E級船舶是在2011年,而其他班輪公司今年交付的很多大型集裝箱船舶都是去年訂造的,言辭中不免有對其他班輪公司“跟風”不滿。但無論如何,市場是開放的,市場也是大家的,這些大型集裝箱船舶的集中交付最終會延續運力過剩的態勢,或將導致市場運價的進一步降低,這也成為所有班輪公司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從需求方來看,今年美國經濟將進一步復蘇,歐洲經濟的前景也較為樂觀,全球GDP增長將在2.5%~3%,全球海運集裝箱的需求預計增長4%~5%;從供給方來看,今年將是新船集中交付的一年,市場運力增長將達到9.8%。運力過剩依然嚴重,而全年運價走勢,取決于班輪公司有無積極控制運力的舉措。預計今年班輪市場拆船量將達到48.8萬TEU。綜合來看,我認為今年的班輪市場依然充滿挑戰。”吳岱瑋進一步解釋說。在他看來,市場運力過剩的情況將持續到2016年。
基于應對世界貿易的低迷以及更有效率地部署即將大量交付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馬士基航運選擇與地中海航運、達飛輪船共同組成P3聯盟。吳岱瑋說:“目前P3聯盟的審批工作正在進行。歐盟要求P3聯盟進行自我審查,FMC應該會在3月底作出決定,中國商務部將在上半年完成審批。”對于P3聯盟引發的班輪市場聯盟化運營趨勢,吳岱瑋表示:“聯盟化運營將會為客戶帶來更穩定和更有效率的服務。”
此外,對于中國進口增長不如預期,吳岱瑋也坦言,的確有不少客戶對于目前中國的進口增速看法較為消極,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的進口增長將是市場亮點,值得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