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大型化推升運輸風險存疑
2014-04-30 17:08:07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自去年6月商船三井的“MOL Comfort”號在海上發生船體斷裂后,近半年內又連續發生兩起大型集裝箱船船體結構發生斷裂的事故。
這不禁令市場不安起來,船舶大型化是大勢所趨,頻繁的事故似乎暗示船舶大型化將推升運輸風險概率。航運保險企業會否就此改進合同,提高大型集裝箱船的保費?來自人保以及航運保險領域的專家均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擔憂,相反,他們認為船舶大型化還會降低運輸風險,尤其在貨運方面。
巨型箱船訂單走強
集裝箱船大型化已經很多年,從2011年馬士基航運向韓國大宇造船訂下20艘18000TEU型船開始,大型船舶訂單一路走強。根據克拉克森發布的數據統計,去年1-10月全球集裝箱船交付量為187艘、124萬TEU.其中,42艘為3000TEU以下型船;76艘為8000TEU以上型船,占總數的40%.
再看今年,現代重工確認開建世界上最大的19000TEU型船,該船屬于中海集運。根據中海集運去年5月6日公告,中海集運(香港)公司與現代重工簽訂5艘18400TEU型船建造合同,總價約42.5億元,后經協調將這批集裝箱船升級至19000TEU型船,首艘船將于11月份交付,其余4艘船計劃于2015年一季度交付。
2月份,阿拉伯聯合航運行使在現代重工的6艘14000TEU型船訂單的選擇權,從而使其該類型船訂單數增至11艘;加上去年8月訂造5艘18000TEU型船,阿拉伯聯合航運14000TEU以上型船訂單數達16艘,累計投資超過20億美元。據悉,14000TEU型船將于今年底開始交付,18000TEU型船將從明年4月開始交付。
除了以上這些已簽訂合同的,還有一些航運企業表達了開建意向。4月份,商船三井高層透露,G6聯盟正考慮訂造18000TEU以上型船。該高層表示:“也許到2020年或2022年甚至2023年,G6聯盟將擁有最多兩組18000~19000TEU型船,這是一個長期問題。平均下來,G6聯盟每家成員將各提供4艘船。”同為G6聯盟成員的總統輪船表示:“打造18000TEU及以上型船計劃刻不容緩。”因為由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和地中海航運組成的P3網絡到2016年將至少有29艘18000~19000TEU型船處于運營狀態?偨y輪船認為:“趁集裝箱船造價還未嚴重反彈,我們應抓緊下單,現在增補運力,未來三年才有可能與P3網絡在亞歐線上抗衡。”
面對船舶大型化趨勢,有造船企業甚至計劃將大型集裝箱船打造成招牌產品,比如揚子江船業,3月份其交付首艘10000TEU型船,同時也在計劃建造18000TEU型船。一季度,揚子江船業共計接獲8艘相關新造船訂單,合同總金額約2.6億美元。
綜合來看,一季度集裝箱船大型化趨勢依然鮮明,航運專家陳戈認為:“集裝箱船油耗成本占總成本50%,大型船舶可以有效降低單位集裝箱的運輸成本,盡管集裝箱船運力過剩,但船舶大型化趨勢會持續走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