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散改油,明智之舉?
2015-05-22 16:41:52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前景難料
所有投資都是基于對過去數據的分析和對未來經濟走勢的研判,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油運市場未來是否會一直走在康莊大道上呢?從以上改單的交船期不難看出,訂單多在2017交船,油運繁忙會持續那么久嗎?新改的訂單是否會剛出狼窩,又進虎穴?
盡管油運市場不斷改善,但有市場人士呼吁應該保持謹慎態度。由于油價不可能永遠保持在目前的低迷狀態,在過去幾周里市場上的油價反彈已被額外儲備量所平復,這一情況不可能繼續下去。近期,有消息顯示,OPEC開始溫和減產保價,美國75%鉆井關閉,這些信號無疑傳遞出,油價止跌回升的開始。分析師認為,中國增加戰略油儲的行動絕對是油價跌勢之下的意外之舉。中國的大肆購買并不可以支撐起國際油市,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中的可用空間可能也快要被填滿。從經濟數據來看,預計中國的原油進口不會長時間維持在這樣的水平。
從市場供求平衡來看,船東未來如何簽訂新船訂單將影響市場前景發展。過去一段時間,對運量增多的預期刺激新船建造。蘇伊士型油輪的新船訂單量去年10月起明顯增多,12月份達到單月最高。近期有船東表示,由于油運市場向好,一些船東將好望角散貨船訂單變更為蘇伊士型油輪訂單。當今年的大量油輪訂單在2016—2017年陸續交付后,油運市場的均衡可能受到破壞。若新造船市場持續維持目前的油船訂單增長趨勢,那么油運市場將再次迎來新一輪危機。船東希望市場上船型變更能夠更多地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可能性和臆想。
某油運公司高層表示,現在油運市場的繁榮相當脆弱,油價下跌給中國油運市場帶來的紅利基本用磬。目前,中國的石油儲備已近飽和,油輪的壓船壓港現象非常普遍,煉油廠的油罐都是滿的,油輪卸貨都困難。而由于油價低廉,成品油賣不出好價格,煉油廠的工作效率也受到影響。雖然租用油船儲油等待油價回暖獲利使油輪依然是受寵愛的香餑餑,但只靠油價下降的因素單純支撐的市場,始終令人難以安心。未來,無論油價上升還是下跌,儲油飽和期來臨之時,油輪市場必然應聲而下。
更有分析機構異常悲觀,認為從當前暴漲的原油運價可以判斷出上半年運價的暴跌。機構判斷的理由是油價大跌僅短期改善原油運價,儲油套利觸發運價短期上沖,但其自我衰減機制注定高運價難以持續。而中國戰略儲備庫存能力尚有限,對全球油運需求邊際貢獻甚微。
根據克拉克松的數據,截至1月15日,全球VLCC手持訂單92艘。其中,今年交付870萬載重噸,明年交付1620萬載重噸,2017年及之后交付380萬載重噸?死怂山毡硎,與改單相比,尚未排滿的船廠交付檔期更可能給油船市場造成威脅。分析師Omar Nokta認為,對船東紛紛將散貨船訂單修改為油船不必過分擔憂。他指出,改單可能只會給在建油船帶來最多1000萬至1500萬載重噸的新增運力,增幅僅僅相當于2%至3%,而目前現有的油船手持訂單意味著油船船隊運力將增加14.5%?死怂傻臄祿@示,目前全球散貨船手持訂單為1.63億載重噸,其中僅有4900萬載重噸散貨船是由有油船建造經驗的船廠負責建造。而在這4900萬載重噸新船中,約有2000萬載重噸尚未開始建造,理論上有可能修改為油船訂單。Nokta總結,總體而言,市場對散貨船訂單更改的擔憂可能有些夸張;對于油船市場而言,更大的危險因素則是船廠在2017年之后的交付檔期并未排滿,目前油船市場的良好表現可能促使船東簽署新訂單。與Nokta的觀點類似,油船船東DHT Holdings聯席首席執行官Svein Moxnes Harfjeld也認為,散貨船手持訂單中的大部分已經開始建造,相比修改訂單,船東更傾向于選擇直接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