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造船業憂心:世界第一已難保
海工裝備不再是韓國造船業救世主
韓國的海工裝備業務直接受到低油價的沖擊,韓國船廠今年還沒有接到任何海工裝備訂單。海工裝備業務一度被稱為韓國造船行業的“救世主”,但現在風光不再。實際上,韓國造船廠目前已經停止接收新的海工裝備訂單,被迫進行業務結構重組。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截止4月的數據顯示,現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三巨頭”第一季度新船訂單量僅為51.3億美元。其中三星重工新船訂單量為23億美元,緊隨其后的是現代重工的14.3億美元和大宇造船海洋的14億美元。
這期間,三大船企沒有獲得一筆海工裝備訂單。自從去年11月全球油價持續下降以來,三大船企沒有簽署一筆海工裝備訂單,受此沖擊,三大船企均比較艱難,因為它們在海工裝備市場上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在2013年,韓國三大船企的海工裝備訂單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至80%,不過這種情況很快被油價暴跌改變。
去年,現代重工獲得了56億美元的海工裝備訂單,低于其73億美元的年度接單目標;三星重工獲得32億美元海工裝備訂單,遠低于其89億美元的年度接單目標;大宇造船海洋獲得37億美元的海工裝備訂單,亦遠低于其89億美元的年度接單目標。
一位造船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韓國海工裝備船企仍然強勢,由于目前油價下降,他們也不得不舉步維艱。不過,預計油價會波動反彈,增加了長期的展望。”
標簽: 韓國造船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