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船舶海工產業成功創新轉型示范全國
昨天,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主辦的全國船舶行業推進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在通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船舶行業相關部門、企業、協會等單位的負責人、專家齊聚一堂,探討船舶智能制造之路,推廣南通中遠川崎試點示范經驗。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到會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致辭。
南通始終把船舶海工產業作為重要的主導產業來培育,走出了一條從修船、造船向海洋工程、船舶高端配套轉型的發展路子,先后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面對世界船市波動、市場低迷的復雜環境,一批船舶海工企業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增強研發能力,通過創新轉型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南通中遠川崎被工信部認定為全國船舶行業唯一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
辛國斌在講話時說,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推進智能制造是建設造船強國的必由之路。目前,國內船廠總體處于“工業2.0”階段,在數字化、自動化、精益生產等方面仍有許多短板需要補齊。要充分認識推動智能制造的意義,把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船舶制造技術融合作為主攻方向,做好船舶行業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和系統指導、推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加快推廣新技術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加大典型宣傳等工作。他表示,南通中遠川崎在行業里邁出智能制造第一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具體做法和經驗值得廣泛宣傳推廣,值得全行業借鑒參考。他希望參會人員珍惜此次機會,在南通多走多看,加強對南通船舶海工產業發展的認識,將好的經驗做法帶回去,更好地推動當地船舶產業的轉型升級。
韓立明在致辭時說,南通將認真貫徹此次會議精神,搶抓“中國制造+互聯網”機遇,落實江蘇省企業互聯網化提升和制造裝備升級“兩大計劃”,充分發揮南通中遠川崎試點示范效應,抓好“設計數字化、生產智能化、管理精細化、信息集成化”,推動船舶海工產業“脫胎換骨”轉型。同時,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江蘇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設部署,堅定不移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以“兩化融合”為手段,把去產能和調結構緊密結合,實施創新轉型提升一批、調整方向消化一批、開拓市場釋放一批、加強產能合作化解一批、兼并重組整合一批、依法依規淘汰一批,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實現船舶海工產業的轉型升級,爭取在這一輪結構性調整中搶占制高點、再攀新高峰。
會上,船舶先進制造技術專家組組長、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做了題為《船舶工業推進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建議》的專題報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王宇航致辭,南通中遠川崎介紹了智能制造主要做法和經驗。
工信部還組織與會人員就推進船舶行業智能制造進行了座談交流,實地參觀了南通中遠川崎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