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船隊歸來點燃市場熱情?
2016-03-15 16:41:02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剛剛重返全球航運市場的伊朗船隊近日動靜不小,頻刷存在感。日前更是傳來伊朗國家航運公司可能加入法國達飛輪船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主導成立的新聯盟的消息。隨著近期伊朗航運企業與國外企業成立合資公司、與國外船級社開展合作、重啟歐洲油運航線等動作越來越大,伊朗船隊正向全球航運市場大聲宣稱:“我回來啦!”
面對伊朗現有船隊重返全球航運市場及未來擴張將產生的服務和造船訂單,包括保險公司、船級社、船廠等在內的相關各方已然展開角逐,打響爭奪戰。
重返市場的激情與焦慮
1月1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宣布,伊朗已經完全執行了六方會談的核協議內容。此后,關于伊朗船隊重返全球航運市場的消息就不絕于耳。2月初,有消息稱,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欽州港已開通至伊朗的海運航線。伊朗3280TEU集裝箱船“Perarin”號帶著978個來自“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集裝箱抵達廣西欽州港。
2月中旬,伊朗國航宣布,將于近日派船舶航行至歐洲,并計劃開通連接歐洲、伊朗和印度的集裝箱服務航線。該公司目前正與印度國家航運公司談判,希望重新恢復合資航運公司Irano-Hind的運營。由于經濟制裁,運營38年的Irano-Hind于2013年關閉。此外,該公司還與德國多家航運公司的股東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并將與德國企業建立一家集裝箱航運公司。伊朗國家油運公司則公開表示已做好準備,不日將重返國際油運市場。
3月初,有消息稱,法國達飛輪船和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正展開洽談,打算為擬建的新聯盟引進伊朗國航,法國達飛輪船負責牽頭與伊朗國航的談判工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法國達飛輪船就與伊朗國航達成船舶共享及航線合營的協議。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分析師蔡敬偉介紹說,截至今年2月底,伊朗現有船隊運力規模為686艘、1789.1萬載重噸,居全球第十九位,共有規模大小不一的船東近250家。伊朗船隊中的油船占比高達77.4%,運力規模合計為68艘、1385.5萬載重噸。其中,伊朗國家油船公司不僅是伊朗最大的船東,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油船船東。伊朗油船船型主要以超大型油船(VLCC)和蘇伊士型油船為主,運力分別為37艘、1147.4萬載重噸和11艘、176.2萬載重噸。除此之外,伊朗船東還擁有一定規模的散貨船、集裝箱船、多用途船、海洋工程輔助船等運力。
據了解,2011年年底對伊朗進行新一輪制裁之前,亞洲和歐洲是伊朗原油出口的主要對象,隨著伊朗原油出口逐步恢復,對亞洲原油出口有望進一步提高,對歐洲原油出口也有望恢復。蔡敬偉表示,從具體細分船型需求來看,伊朗至亞洲(除印度外)原油運輸主要通過VLCC完成,而伊朗至歐洲以及印度原油出口主要依賴蘇伊士型油船。2月中旬,伊朗石油部表示伊朗方面已向歐洲出口400萬桶原油,這成為伊朗自制裁解除以來向歐洲輸出的首批原油。來自伊朗石油部的消息稱,伊朗計劃將本國原油出口量提升至230萬桶/日,以奪回因受制裁而喪失的市場份額,這將為國際原油運輸市場帶來較為可觀的貨運需求。
蔡敬偉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伊朗油船船隊全面回歸,也不會對國際原油運輸市場產生太大的沖擊和影響。她表示,目前伊朗國家油船公司擁有的37艘VLCC中,有很大一部分正用于儲油。而且,由于長期受制裁影響,伊朗船舶缺乏船舶保險、認證和入級等手續,因此還需相關組織和機構的認可,才能投放國際航運市場。另外,即使在伊朗被制裁期間,伊朗船東其實也在私下從事油運業務。由此可見,伊朗船東能夠迅速投放市場的油船運力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樣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