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船企攻堅克難加快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全省經信系統深入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穩企業、防風險、破難題,深化“三服務”,上下聯動,政企互動,助推船舶企業攻堅克難,加快復工復產。前三季度,全省船舶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好于預期。
行業運行總體情況
1.造船指標“兩降一升”
前三季度,我省船舶工業共完工船舶186.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1%,新承接198.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6.7%,手持訂單510.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9.6%。三大造船指標占全國比重分別為6.5%、11.9%和7.3%,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2.1%、增加2.9%和基本持平。
2020年1-9月浙江造船三大指標情況
2經濟指標回升明顯
全省船舶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勢頭明顯,特別是修船產業增長迅猛。前三季度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29.2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民用船舶制造產值92.5億元,同比小幅下降3.1%;船配產值22.5億元,同比增長13.1%;船舶修理產值96.8億元,同比增長84.1%;海工裝備制造產值2.9億元,同比下降54.7%。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20億元,同比增長28.1%,利潤總額3.2億元,延續了今年上半年以來的良好勢頭。
2020年1-9月我省規上船舶企業經營情況
3.復工復產快速恢復
在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全省船企克服困難,多管齊下開展生產自救,快速推進生產經營正;。4月中旬,我省規上船企產能已恢復到約60%,4-6月單月完工量均環比兩位數增長。到5月中旬,省內規上船企已實現100%復工復產。目前,揚帆集團、長宏國際、舟山中遠、常石集團等龍頭船企船臺生產任務都已排至2021年,部分同步商談的新船訂單項目有望保證這些船企2023年前的生產任務。
行業運行特點
1.深耕細分船型成效顯現
2.搶抓國內大循環新機遇
疫情暴發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連續出相關惠企政策,我省民營船企主動出擊,全力承接國內船舶建造業務。前三季度,全省重點監測船企新承接國內訂單占新接訂單總量的比重,高出去年同期11個百分點,其中臺州船企的國內新承接訂單同比增長31%,訂單以遠洋漁船、沿海集裝箱和散貨船為主,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3.修船產業穩步增長
全省修船企業秉持“綠色、智能”修船理念,發揮在脫硫塔改裝和自動化修船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修船數量和營收依舊保持兩位數增幅,延續了6月份以來的中高速發展態勢,對穩定我省船舶行業基本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省修(改)船產值占到船舶行業總產值的42.2%,高出去年全年修船占比7個百分點。舟山萬邦永躍今年5月成為國內首家獲評“全國綠色修船示范企業”稱號的修船企業,并在中國“綠色造船”論壇上交流其技術裝備和修船方案。
4.船舶發展依然面臨諸多困難
▲資金壓力。受新冠疫情、貿易保護、市場行情等疊加影響,我省部分船企運營壓力普遍增加,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企業或供應代理商之間的業務資金往來也存在不小的斷鏈風險。
▲成本上升壓力。生產綜合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增加,據8月底對12家國家重點船企的監測表明,企業平均生產綜合成本同比增長約10%-13%,季度環比平均增長約3%-4%。其中人力資源成本增長勢頭更快,且不少企業面臨招工難,尤其是難以招到有從業經驗的設計研發人員和技術工人。
▲市場壓力。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目前疫情還在持續蔓延,對國際市場的新船訂單量沖擊巨大。同時,國際物流嚴重萎縮、部分進口船用配套產品無法按時交貨、外籍人員無法入境或入境手續繁瑣等客觀情況,嚴重影響了我省船企生產建造計劃的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