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是“拋售”船廠的好時機?韓國船企“賣身”重組
繼城東造船和大鮮造船被成功收購后,韓進重工和STX海洋造船的債權人也啟動了出售程序,在新造船市場低迷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下,韓國中型船企卻訂單不斷,紛紛盈利,為能夠在和中國船企的競爭中獲得一線生機,韓國造船業掀起了一輪新的并購重組潮。
11月10日,STX造船表示,以韓國產業銀行(KDB)為首的債權人將出售其在船廠的股份,并已經邀請了初步投標人。STX造船的出售交易由韓國安永漢陽(EY Hanyoung Korea)擔任首席銷售經理,預計將在11月23日之前完成競標。
據了解,STX造船在2013年開始其債務重組項目,對員工團隊和非核心資產進行了嚴格的精簡調整,于2017年7月結束債務重組。通過債轉股和債務重組計劃,以韓國產業銀行為首的債權人目前全權管理STX造船。
其中,韓國產業銀行持有STX造船最多股份,比例為35.26%。其次是韓國進出口銀行,持股比例為19.66%。農協銀行持股16.53%,友利銀行則持有7.99%股份。
STX造船的出售將以“假馬競拍”(stalking-horse bid)的形式進行,即在公開競價失敗之前,初步優先競標者有權購買待售資產。這種競標方式可以吸引更多潛在買家提出具有競爭力的收購價格,避免企業被迫接受較低出價,因為規則要求所有買家只能向上加價。
韓國最大的不良債務清算機構United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UAMCO)和韓國私募股權基金KH Investment組成的聯盟已經被選為收購STX造船的優先競標方。
與STX造船類似,另一家債權人主導重組的韓國中型船企韓進重工也已經開始出售,大鮮造船剛剛在11月9日出售給東一鋼鐵公司(Dongil Steel),城東造船在今年年初出售給由昌原市設備制造商HSG Heavy Industries和Curious Partners Investment組建的聯盟。
11月9日,韓國大鮮造船與東一鋼鐵公司簽署了合并收購諒解備忘錄(MOU)。
STX造船、韓進重工、大鮮造船、城東造船與大韓造船共同構成了韓國前五大中型船企,專門建造長度超過100米的10000載重噸及以上商船。債權人團體認為,2020年是拋售這些中型船企的合適時機,因為中型船企已經通過重組實現了業務正;。例如韓進重工就在2019年扭虧為盈,2020年也有盈余。
據韓國Moneytoday最新報道,今年以來韓國中小造船企業訂單持續增加,2季度紛紛實現小幅盈利。其中,大鮮造船近期從香港航運公司SITC公司獲得4艘1011TEU級集裝箱船訂單,至此,大鮮造船今年以來已獲訂單12艘,得益于此,大鮮造船2季度實現小幅盈利。STX造船本月從瑞士航運公司獲得4艘5萬載重噸級油船訂單,2季度STX造船成功實現盈利,營業利潤達161億韓元。城東造船上月從瑞士航運公司獲得5艘油船訂單,2季度成功實現盈利。
消息稱,全球船舶市場雖現復蘇跡象,但韓中小造船企業境遇仍不樂觀。目前STX造船員工人數已縮減近一半,員工薪資也縮減了30%,此外,因訂單不足員工輪換休假規;驅⑦M一步擴大。
但是一個問題在于這些中型船企能否在出售后繼續從事造船業務。一些韓國業內人士指出,潛在買家對造船業的未來持懷疑態度。根據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經濟研究所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型船企接單量相比2019年下降了44.5%,下半年降幅預計將進一步惡化至70.3%。韓國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結束,韓國中型船企也很難戰勝中國競爭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