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單滿成本高船價低!臺州造船業模式如何突破?
2021-08-25 13:52:07
來源:臺州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浙江省經信廳針對船舶行業發展的形勢專程來臺州進行調研,并在臺州市經信局召開專題座談會,邀請了臺州市具有代表性的13家重點骨干船舶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去年以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臺州船舶企業管理費用持續攀高,生產成本攀升,原輔材料漲價,特別是鋼材、型材等大宗商品一路飆升,價格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船舶企業頭上。在這種巨大的成本壓力下,“臺州模式”如何突破、摸索出更好的發展之道,實現臺州船舶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長期合作,以信譽贏信任
“面對10年來船舶行業的低迷,我放棄了不少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船舶訂單,轉造LPG(液化石油氣)船、LNG(液化天然氣)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船舶。”現年75歲的臺州市五洲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學劍說,“面對當前的國內外市場,不能只從接單、交船的數量來進行衡量企業的經營好還是不好,更重要的是船舶產品的質量、科技、價格上進行考量。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市場在呼喚、標準在提高、產品在更新換代,耗能高、建造水平差、安全性能差、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的產品將會被市場淘汰。特別是當前鋼板等大宗商品價格漲價問題,船舶企業應該與船東企業、鋼材企業等進行利益捆綁、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新型合作關系,共同來推動船舶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
事實上,在鋼材市場漲價時,鋼材企業以供貨緊張為由遲遲不發貨,導致船舶企業“無米下鍋”;鋼材價格下行時,船企要求重新簽訂合同,鋼企和船企從各自利益出發設置交易障礙。一旦鋼價波動較大,占據主動權的一方就可能率先毀約,有的鋼材供貨企業不再遵守合同約定,尾板不能按批次、按時配齊問題嚴重,船用鋼板質量和服務水平下降,如果船企對船板平整度提出要求,鋼企則要求額外增收加工費。
臺州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浙江天時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新方認為,“當前解決造船業面臨的鋼材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問題,既需要跨行業協作,推動上下游合作;也需要行業內行動,加大力開展精益造船,加快船舶行業整治提升,更需要國家、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給予政策支持。”船企應與鋼企建立長期互信的協調機制,基于鋼材價格浮動、配額、交付期限等簽訂協議,并共同推動船用鋼板質量提升。這需要鋼企與船企達成共識,在不斷磨合和長期合作中推動建立以“信譽”為基石和支撐的合作關系。與此同時,船企應提高精益造船能力,提高鋼材利用率。目前,臺州市船企鋼材一次利用率達不到90%,而日韓一流造船企業已經實現用鋼無余量。
國營海東造船廠廠長李洋鋼介紹,國營海東造船廠的訂單都是老客戶,大家之間合作多年、取得了相互的信任,每次在訂單簽訂前就“鎖定”鋼板、型材、主輔機的價格,所以鋼材等價格的波動對他們是影響不大的。
浙江新洲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欠飛說,新洲船廠與船東之間相互參股,來彌補預付30%的建造經費的不足,船舶企業自墊70%的船舶建造經費,確實風險很大,新洲船廠之所以要這么做,也是在規避風險,實現合作共贏。
臺州海濱船舶修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峰介紹,海濱的生產計劃已經排2023年,但這些訂單都是老客戶,沒有一個新客戶。
創10年新高,鋼價為何節節攀升
“去年,船板價格從3700元/噸開始反彈,最開始大家預測最多4000元多一點肯定能穩定下來,結果到年底漲到了4700元/噸,直到5月份漲到7600元/噸。”萬隆重工船舶有限公司總經理泮宇說。近幾年來,船企為搶奪新船訂單,競爭達到了“赤膊上陣”的勢頭,本來競爭已經接近白熱化,而船鋼價格上漲更讓船企雪上加霜,不僅導致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升高,還影響了企業的資金成本和周轉率。
國際鋼鐵價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呈現上升趨勢,鋼廠不斷上調鋼材出廠報價,帶動鋼材現貨價格上漲。今年3月24日,6毫米船板價格觸及6000元/噸大關,創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新高;3月25日,20毫米船板價格達到5535元/噸,同比增長35.7%。其中,與鋼材價格飛快上漲相反的是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長期的低迷,同期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僅為128點,受成本增長推動環比回升2點!
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旭鵬介紹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后,鋼價與船價幾乎同起同落。2016年后,隨著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船價與鋼價走勢分離,鋼價快速回升,船價則繼續低位波動。”去年下半年來,國內部分鋼材的價格開始非理性上升,鋼材漲價頻率和幅度與日俱增,致使鋼材市場供求失衡、價格混亂,甚至出現了少數公司為賺取差額利潤,囤積居奇、炒買炒賣的現象。
這一輪鋼價上漲原因除了船舶行業復蘇外,還與各類建設項目和企業提前復工復產釋放了鋼材的需求有關,更多的是成本驅動,需求促使,逐利使然,創下了13年來的新高。據業內專家分析,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鋼材價格難以出現明顯回落,全年將保持高位波動。造船企業應高度重視并加強成本控制,多措并舉減輕鋼材價格上漲對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
成本飆升,船企面臨復蘇受阻!
鋼材成本是造船行業占比最大的原材料成本,按照船型不同占比35%左右。就手持訂單而言,臺州市造船業當前主要以散貨船為主,約占比65%左右,以一艘3萬噸散貨船用鋼量約為4千噸。
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際新造船市場開始復蘇,臺州的散貨船訂單更是持續活躍,但在鋼材、型材價格大幅上漲并仍將維持高位的情況下,船舶行業復蘇將受到嚴重抑制,船舶企業在環保管理、安全生產、人力成本等管理費用也是居高不下,如何將已經承接的訂單,保質、按期且不虧損交付,確保企業正常運轉并生存下去,成為臺州造船企業當前最迫切要應對的考題。
在全球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多個主要經濟體實施貨幣寬松政策的大背景下,航運業近年來經營狀況不錯,船舶訂造需求增加,新船建造市場競爭激烈,新船價格回升受到壓制,造船業原材料成本增加的壓力無法有效傳導至下游航運業。面對鋼價飛漲、銅鋁等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同時上漲,人力成本和環保投入、安全生產的費用增加,依靠新船漲價將增加的原材料成本傳導至下游產業來消化,對于造船業來說十分困難。
面對各種成本壓力,臺州造船企業要通過內部挖潛、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建造時間、降低其他成本等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扛住壓力,保障生產經營平穩,同時還要從企業內部較大幅度的降本,最根本的做法是改變傳統設計觀念,從船舶設計的源頭著手降低船舶空船重量、減少鋼材和零件使用數量。
船舶企業如何化解帶來的成本快速上升壓力,考驗著臺州船企的生存智慧。浙江省船舶行業協會高級顧問方新康認為,“造船業還需關注與鋼價相關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鋼鐵行業的碳達峰,這將對鋼鐵行業、市場、價格帶來什么影響,值得造船業關注與評估,鋼鐵行業的減排是否意味著減產,減排所需的技改投入是否還將體現在鋼價上,這都與造船業息息相關。”建議臺州造船企業應及早對此制定預案,做好相關準備。同時,船舶行業的“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問題,也已經列入議事日程,船舶行業整治提升也只是剛剛開始。
國家財政部7月28日發布了《關于取消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的公告》,自2021年8月1日對23種鋼鐵產品執行出口退稅,支持造船業穩定鋼材成本。這對居高不下的鋼材價格而言,船舶企業多多少少還是受益的。(作者楊雋斌系臺州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