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修船業快速復蘇前兩月船舶修理同比增長46%
船舶修理是舟山的特色產業,這里擁有全國40%、全球20%的業務份額。今年前兩月,舟山口岸共修理各類船舶380艘次,產值達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2%和61.2%。
業內人常說,“世界修船看中國,中國修船看舟山。”這里不僅是長江三角洲和東部沿海的要沖,而且有“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重戰略疊加的政策優勢,僅舟山六橫島上,就坐落著三家全球前十的船修企業。
疫情三年,船修企業深受影響。但企業“修煉內功”沒閑著。例如,此次承接“夢想”號維修業務的鑫亞船廠就投入了多項研發。“過去三年我們沒有慌張,目標很明確——進軍高附加值市場,承接LNG/LPG運輸船、汽車滾裝船等‘雙高’船型。”舟山市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說。
這幾天,在舟山六橫鑫亞船廠,工人正馬不停蹄地對大型豪華郵輪“夢想”號進行翻修作業。經過了塢修保養和內部裝修,“夢想”號即將返航,重啟國際郵輪航線。
針對豪華郵輪等工程量大、技術難度高、料件繁雜的業務,舟山采取“集中申報”“無紙化審批”等便利化措施,應用AR眼鏡、智能安全帽、AI攝像頭等科技裝備實現嵌入式無感監管,保障企業及時開工,提升船塢、碼頭周轉利用率。
企業迎來業務高峰,監管部門積極配合。“針對企業綠色轉型的需求,我們為大型郵輪、液化氣船、滾裝船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維修項目‘量體裁衣’,提供精準高效的監管服務。”舟山海關監管三科科長凌瓏介紹,高峰期間,舟山海關還開辟了綠色通道,對配送時效要求較高的配件實施24小時預約通關和船邊驗放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