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七屆國際疏浚(海工)技術發展會議在滬召開
10月21日,由中國交建指導、中國疏浚協會和中交疏浚共同主辦的中國第七屆國際疏浚(海工)技術發展會議在上海召開。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付緒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宏,中交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海懷,東部疏浚協會主席大衛·帕德曼,中部疏浚協會主席凱瑟琳·德·威特出席會議。中交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成云主持開幕式。
王海懷在致辭中表示,中交集團承建了國內所有億噸級港口的航道,打造了中國最大的疏浚船舶艦隊,承建了一大批海外工程,足跡遍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推動中國由疏浚大國邁向疏浚強國。疏浚業的高質量發展必將呈現科技、綠色和智能的鮮明特點,科技創新是根本,綠色低碳是底色,智能技術是趨勢。未來,疏浚業將圍繞江河湖庫生態治理和深遠海開發兩條主線,不斷提升技術裝備能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交集團期待與各方加強交流、深化合作,攜手推動疏浚海工事業蓬勃發展。
付緒銀在致辭中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和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奮力建設交通強國、科技強國。一是以更加務實有力的舉措推動改革發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二是以更加敢為人先的精神推進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三是以更加包容開放的理念加強國際合作,推進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
王宏在致辭中表示,全國人大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工作,相繼出臺了多部涉海法律,同時注重在實踐基礎上推動法律的與時俱進。全國人大環資委將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美麗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強生態文明法治建設,扎實做好人大資源環境保護立法監督等工作,不斷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貢獻人大力量。
帕德曼、凱瑟琳在致辭中一致對中國疏浚行業的發展給予高度肯定,認為中國疏浚協會在搭建技術交流平臺、推動行業裝備更新、技術成果推廣、工藝優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引領了疏浚技術裝備的發展。
會議設置了主旨報告、國內交流、國際交流等環節,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精英圍繞疏浚行業各領域的前沿科技,聚焦智能疏浚、海洋工程、生態環保與裝備制造等領域,共同商討國際疏浚發展最新趨勢和技術成果。
交通運輸部有關司局、自然資源部有關單位、上海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世界主要疏浚公司有關負責人,中交集團總部及有關單位負責人,中國疏浚協會各理事長單位及會員單位負責人,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協會專家學者約280人參加會議。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由瑞凱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