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大船舶與海工產業集群入選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集群
2024-11-22 19:25:06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集群名單,全國共有3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上榜。其中,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兩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入選該名單。
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是山東重要的戰略性產業,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其納入11條標志性產業鏈,由省領導掛帥擔任“鏈長”,并擁有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形成了青島、煙臺、威海為主的山東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聚集區。2023年,山東省與工信部啟動部省專項合作,明確提出支持青煙威組成聯合體培育創建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和海工裝備先行先試。
2023年10月,青煙威船海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山東省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該集群擁有總裝建造及配套規上企業140家,上下游企業超600家,初步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原材料、建造、配套、服務等于一體,船東、船廠雙贏共榮的產業集群。今年前三季度,青煙威船海企業實現總產值425.3億元,占全省93%;主營業收入431.3億元,占全省92.4%,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上海是我國現代船舶工業的誕生地和海洋工程裝備科研創新的前沿陣地,具備邁向全球船舶海工產業高地的基礎優勢。為落實制造強國、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戰略,加快推動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凸顯大國重器裝備的“上海制造”品牌,全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2023年10月19日,《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原創技術策源和綠色智能引領的全球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地,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重點造船企業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推動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帶動引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配套企業,增強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產業集聚力進一步擴大;船用動力環節自主配套率達到90%以上;建成3~5個國家級或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籌建海洋領域國家級實驗基地,產業可控力進一步增強;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自主配套率提升到80%以上。
《行動計劃》還提出,實施集群發展行動、產業鏈優化行動、基礎再造行動、綠色轉型行動、數字升級行動、開放合作行動等6項主要任務,以及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提升工程、大型郵輪創新工程、深海采礦海試工程、船舶動力突破工程、智能制造應用工程、電動船舶示范工程、港口裝備提質工程、深海油氣水下生產系統研制工程等8大重點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