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九單!韓國造船海洋再獲VLAC訂單
10月15日,HD現代造船業務控股公司HD韓國造船海洋宣布,該公司與大洋洲地區船東簽訂了2艘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為3396億韓元(約合2.5億美元)。
這2艘VLAC將由位于蔚山的HD現代重工建造,計劃在2027年9月之前陸續交付。雖然HD韓國造船海洋沒有透露船東信息,但據外媒消息這份訂單來自總部位于香港的韓國船東Cido Shipping,這份訂單也標志著Cido Shipping首次進軍VLAC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2艘新船是HD韓國造船海洋今年以來承接的第九批VLAC訂單,從而使該公司今年承接的VLAC達到24艘,合同金額達到29億美元,相當于該公司接單總金額的15.4%。
包括此次承接的2艘新船訂單在內,HD韓國造船海洋今年以來承接的船海裝備訂單已達169艘(座),合同總金額188.4億美元(約合1340億元人民幣),完成其全年接單任務目標135億美元的約139.5%,其中包括8艘大型LNG船、24艘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22艘集裝箱船、6艘超大型液化石油氣運輸船(VLGC)、4艘中型氨雙燃料天然氣運輸船(MGC)、14艘中型LPG船、62艘成品油船、3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6艘VLCC 、7艘原油運輸船、2艘液化二氧化碳(LCO2)運輸船、2艘汽車運輸船(PCTC)、4艘特種船、3艘LNG加注船、1座海上平臺上部模塊、1艘浮式儲存和再氣化裝置(FSRU)。
氨是燃燒時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環保燃料,此外,氨通過簡單的工程即可轉換成另一種環保燃料氫,是迄今為止最經濟的氫能儲存及運輸手段。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由于在未來能源供應鏈中,液氨被視為代替化石燃料的可行方案,因此不少國際海運公司正在率先訂造VLAC。而液氨運輸船與韓國船企的優勢船型LPG船在建造技術方面相似,而且是不亞于LNG船的高附加值船舶。與LNG船一樣,氨以液體形式運輸,在零下33攝氏度液化,露點高于LNG和氫氣。要建造能夠大量安全運輸液氨的船舶,既需要很高的技術能力,也需要大型生產設施和高水平的工程管理力量。
液氨運輸船的訂單前景也很明朗。挪威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估計,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清潔氨的貿易量將達到7600萬噸,是2020年貿易量的四倍。該公司表示,到2050年,氨的年出口量將超過1.2億噸。其中大部分將來自非洲和北美。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VLAC的訂單前景也很樂觀。預計到2035年為止,全球液氨運輸船的訂單總量為150~200艘,平均每年需要20艘左右。有分析稱,韓國船企占據了與液氨運輸船類似的LPG運輸船近70%的全球市場份額,因此在液氨運輸船訂單的爭奪戰中將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