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艘!中韓船廠分享馬士基首批LNG雙燃料船大單
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首批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大單正式確定。
12月2日,馬士基宣布與中韓三家船廠簽訂了總計20艘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總運力約為30萬TEU,將在2028年至2030年間陸續交付。其中,揚子江船業接獲2艘9000TEU和6艘17000TEU集裝箱船訂單,新時代造船和韓國韓華海洋分別獲得了6艘15000TEU船訂單。
馬士基沒有透露相關訂單的具體價格,不過據外媒此前消息,揚子江船業的17000TEU船訂單價格約為每艘2.1億美元,9000TEU船單價約為1.3億美元,8艘總價約為1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82億元);新時代造船的16000TEU船單價約為每艘2億美元,6艘總價約為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49億元)。
另外,韓華海洋已經在10月公布了這份訂單,總價值約為1.7萬億韓元(約合12.62億美元、人民幣約89.26億元),相當于單船價格2.1億美元。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LNG雙燃料15000/16000TEU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約為2.0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35億美元增加了約5%;一艘LNG雙燃料10000/11000TEU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為1.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6億美元增加了約2%。
至此,馬士基已經完成了其在2024年8月發布的船隊更新計劃中披露的預定自有新造船訂單。據了解,今年8月馬士基宣布正在簽署雙燃料集裝箱船的新船訂單和定期租船合同,計劃訂購和租賃約50-60艘雙燃料集裝箱船,總計約80萬TEU,其中約30萬TEU為自有船舶,其余50萬TEU則將通過定期租船協議租賃運營。
馬士基稱,公司還在與多家船東公司敲定新造船租船合同,租船分階段投入使用后,將取代現有運力。
馬士基租船和新造船主管Anda Cristescu表示:“我們很高興簽署了建造20艘船舶的協議,從而完成了8月份宣布的收購30萬TEU運力的計劃。該訂單是我們正在進行的船隊更新計劃的一部分,也符合我們對脫碳化的承諾,因為所有船舶都將采用雙燃料發動機,以便使用排放較低的燃料。由于這些船舶的規格大小不同,新船將能夠在我們未來的網絡中發揮多種作用和功能,并在準備加入我們的船隊時為我們提供很大的部署靈活性。一旦逐步投入使用,將取代我們船隊中的現有運力。”
據了解,馬士基是目前全球第二大集運公司。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馬士基船隊運力共計720艘443萬TEU,包括333艘自有船舶和387艘租入船舶,市占率約14.3%。此外,馬士基還有34艘在建新船,共47萬TEU,占現有船隊比例10.7%。
長期以來,馬士基一直被視為航運業“風向標”,馬士基對替代燃料的選擇也對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三年期,馬士基訂造了全球首批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開啟航運業能源轉型的“甲醇時代”,甲醇燃料也日益成為了航運公司訂造新船時首選的替代燃料之一。
截至目前,馬士基已經在中韓船廠訂造了總計25艘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其中包括HD現代尾浦(原現代尾浦造船)在2023年交付的全球首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2100TEU集裝箱船“Laura Maersk”號,以及HD現代重工預計將在今明兩年陸續交付的12艘16000TEU和6艘17000TEU超大型船;此外還有揚子江船業的6艘9000TEU甲醇雙燃料船,計劃在2026年至2027年陸續交付。
作為甲醇燃料“先驅”,馬士基投資LNG雙燃料船的決定引發了市場熱議。業界人士分析,馬士基的新船需要大量綠色甲醇燃料,但這種燃料卻一直供不應求;除了供不應求之外,綠色甲醇燃料的價格也比傳統燃料要高得多,且大多數綠色甲醇項目位于中國、北歐和北美,遠離主要的燃料加注中心新加坡和阿聯酋,地理分布不均導致的長途運輸問題也進一步推高了其經濟成本。
另一方面,LNG燃料經過了多年發展,目前供應鏈相對成熟,而且LNG燃料也能夠較大幅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與傳統燃料相比,LNG燃料可以減少大約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生物LNG最多可將排放降低約92%,具體效果取決于生物LNG的來源。
針對業界爭議,馬士基副總裁、能源市場/能源轉型主管和船隊管理和技術主管Leonardo Sonzio都表示,新的LNG雙燃料船訂單不應被視為公司脫碳計劃倒退的跡象,公司致力于燃料中立戰略,重點關注甲醇、氨和生物甲烷等多種綠色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