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東首次訂船!大津重工獲兩艘散貨船訂單
11月21日,湖北長江船舶供應鏈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海融合防務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大津重工、來自大連的春安航運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簽訂2艘40400噸散貨船舶建造合同,正式啟動首單外貿船業務。
據悉,這兩艘新船將在2026年3月和6月交付,每艘造價略高于3000萬美元,交易總金額約為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6億元)。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38000-42000載重噸靈便型散貨船新造船價格約為305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000萬美元相差不大。
本次簽約建造的2艘EMERALD型40400噸全球航線散貨船,由天海防務所屬BESTWAY公司設計,預計2026年上半年交付。該型船為單螺旋槳、柴油機驅動、大開口的靈便型散貨船,以載運散雜大件、谷物、煤等為主,總長179.90米,垂線間長176.85米,型寬30.00米,型深15.20米,設計吃水9.50米,結構吃水10.95米,采用環保節能設備,滿足“EEDI排放III”要求,各項指標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據了解,春安航運成立于1998年,專注于工程項目貨、設備貨、鋼材和其他散雜貨的班輪和非班輪海上運輸。2022年運營航次超過1300航次,年貨運量近2500萬計費噸。該公司也依托中國 “一帶一路” 的戰略, 積極在航線國家建立當地物流及船舶代理公司,將海運段運輸延伸到全程物流。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春安航運目前船隊運營15艘船,包括10艘雜貨船和5艘散貨船,總載重量約為29萬噸,在2000年至2012年建造交付。最新的訂單是春安航運首次訂造新船,在此之前該公司一直通過收購二手船擴張船隊。
作為服務船舶產業全鏈條的“鏈主型”企業,長江船舶供應鏈在本項目中發揮了“橋梁”鏈接作用。聚焦出口代理相關服務,長江船舶供應鏈著力打通交易壁壘,協助船廠解決船舶建造及交付過程中設備進口、船舶出口等問題,促成鏈上企業供需精準對接,助力外貿船市場紅利惠及市場主體。
自成立以來,長江船舶供應鏈搶抓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市場機遇,融通供應鏈、延伸產業鏈、聚焦全要素,提升船舶價值鏈,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能源船舶產業“要素集成商、園區運營商和綜合服務商”。今年5月17日,該公司搭建的船舶供應鏈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目前已引導入鏈核心企業超660家,通過鏈接服務市場客戶群體,發揮平臺資金、集采優勢,提供融資租賃、金融撮合等服務,深入推進供需對接,助力上下游企業降本增效。
以首單外貿船業務啟動為新起點,長江船舶供應鏈將進一步強化需求導向,通過提供綠色智能船舶產品和優質高效供應鏈服務,加快形成資源引領、品牌賦能、技術驅動、綠色發展“四位一體”的新優勢新動能,全力構建船舶產業鏈生態圈。
連同最新訂單在內,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大津重工現有手持訂單62艘約96萬載重噸,其中雜貨船32艘、散貨船15艘、集裝箱船12艘、油船2艘、海工船1艘,交船期排至202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