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HD現代尾浦開建韓國首艘LCO2運輸船
8月9日,HD現代造船子公司HD現代尾浦舉行了220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LCO2)運輸船的開工(Steel Cutting)儀式。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CO2運輸船,也是韓國造船業界首次建造的LCO2運輸船。
該船是去年7月至今年1月HD現代尾浦從希臘船東Capital Maritime Group承接的4艘同型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中的第一艘,造價約為7000萬美元,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交付。
該型LCO2運輸船總長159.9米、型寬27.4米、型深17.8米,是目前全球訂造的最大LCO2運輸船。該型船搭載了3個Bi-lobe型二氧化碳儲罐,能夠穩定維持零下55℃和大氣壓5倍的低溫、高壓環境,同時也可以運輸液化石油氣(LPG)、氨(NH3)和氯乙烯單體 (VCM)等多種液化氣貨物,確保了船舶運用上的多樣性。
該型多用途氣體運輸船貨艙采用新型鋼材料,其設計旨在優化碳捕集與封存價值鏈的資產利用效率。新型鋼材料的使用,既保持了多用途氣體運輸船C型儲罐的結構完整性,又使船舶結構變得更為輕便,從而增加了貨艙容量,提升了貨物運輸效率。此外,該型船還采用了在冰區環境中可安全航行的耐冰設計技術。
HD現代尾浦表示,公司今后還將采用可轉換為氨動力船舶的“氨燃料預留(Ammonia Duel Fuel Ready)”方案,將其建造成未來可以實現碳中和的環保船舶。
HD現代尾浦計劃,在該船搭載2500kW級陸上電源供應裝置(AMP)、脫硫裝置(SCR)等, 減少微塵、硫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質的排放,今后若通過改造,可以轉換為氨動力船舶。
LCO2運輸船的作用是將發電站或鋼鐵廠等場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輸到液化儲存設施。但由于天然氣和氨只需滿足低溫或高壓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現液態運輸,而LCO2運輸船要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將液貨二氧化碳儲存運輸,因此建造難度相對較大。這是因為,如果液貨艙的壓力降低,液化二氧化碳就會變成固體干冰形態,從而引發管道問題等。
為了防止這些問題,HD現代尾浦與HD韓國造船海洋、HD現代重工等HD現代造船子公司聯合建設的“船舶碳中和R&D實證設備” 已在今年4月竣工投產,正在不斷提高液化二氧化碳的壓力調節技術。
HD現代尾浦相關人士表示:“為應對逐漸強化的海運業脫碳限制,公司正在加快船舶新技術的開發和擴充生產設備的步伐。公司將在新一代船舶市場上具備更加堅實的競爭力,成為引領海洋移動領域的解決方案公司。”
據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GCCSI)預測,隨著全球脫碳政策的加速,預計到2050年全球碳捕集量將接近76億噸。而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全球收集的二氧化碳量將從目前的44Mt(兆噸)增加到2030年的1.2Gt(千兆噸)和2050年的6.2Gt;到2070年,全球二氧化碳減排量的15%將在碳捕集、利用、儲存過程中實現。如果今后相關業務全面展開,二氧化碳運輸需求將大幅增加。因此,預計LCO2運輸船的需求量也將劇增。
為安全運輸藍氫生產過程中收集的二氧化碳,HD韓國造船海洋將進一步加快開發大容量LCO2運輸船。迄今為止,該公司開發的全球首艘4萬立方米LCO2運輸船已獲得韓國船級社(KR)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以及英國勞氏船級社(LR)的設計批復;該公司與HD現代重工、現代Glovis、G-Marine Service共同開發的7.4萬立方米級LCO2運輸船獲得了美國船級社(ABS)、馬紹爾群島船舶登記局(MIR)聯合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3萬立方米級LCO2運輸船獲得了英國勞氏船級社(LR)和利比里亞海事局(LiMA)聯合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引領了二氧化碳海上運輸核心技術的開發。
Capital Maritime Group相關人士表示:“希望與在新一代環保船舶領域技術領域準備最充分的HD現代攜手,引領二氧化碳運輸船市場。”
HD韓國造船海洋相關人士強調:“預計今后大型及超大型LCO2運輸船訂單也會持續釋放。公司將以先發制人的技術開發成果為基礎,引領該領域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