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船開工一船離廠!武昌造船同日實現兩大節點
12月20日上午,中國船舶武昌造船火力全開,同日實現兩大節點,為希臘Athenian Sea Carriers公司建造的 18500DWT系列成品油/化學品船7號船順利開工,為希臘COSMOSHIP建造的1100TEU集裝箱船2號船 (系列1100TEU集裝箱船6號船)順利離廠。
18500DWT系列成品油/化學品船順利開工
12月20日上午,由武昌造船為希臘Athenian Sea Carriers公司建造的18500DWT成品油/化學品船7號船順利開工。船東現場經理Constantin Voicu、勞氏船級社廣州分公司經理薛光寬,現場經理熊志賢、武昌造船各部門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
本船總長149.8米,型寬22.8米,型深12.7米,設計吃水8.5米,續航力10000海里,航速13節,入級LR船級社。本船為無限航區二類&三類成品油、化學品船,主要用于成品油、化學品運輸,其性能參數與同類船相比,擁有更低油耗,更高速度以及更大裝載。本船貨泵采用變頻電動泵,具有更靈活的貨物裝卸和更好的經濟性,同時擁有LNG ready、甲醇ready及ICE1C符號,采用最新的6.6KV高壓岸電系統,無人機艙,是集技術領先,綠色環保等特點的高端新一代化學品船。
作為18500DWT系列船型的第七艘船,武昌造船在已開工的六艘船基礎上對建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總結;配合產線流水設計,調整和整合舾裝件安裝階段,持續提升預舾裝率,對建造工藝進行持續改進;第一次實施船臺特涂作業項目,有效縮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聽取船東、船檢等各方意見進一步完善工藝工法;進行全工藝流程風險識別,在實施中更加注重安全、質量,將安全、質量要求及風險防范進一步落實到設計和生產中。
后續武昌造船持續做好本系列船的技術迭代工作,持續發揮“四位一體”功能及優勢,確保實現設計、生產和管理一體化,穩步提升中小型化學品船舶的批量化建造水平。
1100TEU集裝箱船2號船順利離廠
12月20日上午,由武昌造船為希臘COSMOSHIP建造的1100TEU集裝箱船2號船(系列1100TEU集裝箱船6號船)順利離廠,標志著該船場內建造工作已全部結束,正式轉入最后的海試交付階段。
本船為新一代1100TEU集裝箱船,船長147.9米,船寬23.25米,型深11.5米,滿載吃水8.5米,載重量13250噸,可裝載1180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該船具有靈活便利的貨物裝載能力,全船貨艙內和甲板上總共設有145個冷箱插座,貨艙高度滿足3層高箱和1層標箱的裝載,第一貨艙和甲板上可以裝載危險品。該船設計集裝箱堆重大,配合船級社特定航線綁扎計算要求,載貨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1100TEU集裝箱船6號船為該系列船的最后一艘,為保證該項目順利收官,在該船下水后,項目組結合首制船系泊試驗經驗,聚焦系泊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項目和關鍵環節,提前謀劃,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各項目高標準、高效率推進。嚴格控制焊縫高度和舾裝件重量,確保船舶裝載量和質量;積極推廣應用工裝設備,采用電纜拉敷工裝敷設電纜,提高勞動效率;優化主機軸系安裝工藝,步驟化舵系施工工序,優化艙口圍和艙口蓋施工工藝,有效減少船臺施工周期;組織在機艙、空艙、管隧等區域同步開展伴行管拉敷安裝,循環利用前序產品制作的密試工裝,節約管系施工周期;同步開展并行完成燃油、高溫水等系統清洗以及主機報警點調試工作,優質高效完成主機動車和調試任務;細致化系泊試驗步驟和要求,全力搶抓試驗項目,縮短碼頭施工周期。
下一步,武昌造船將按照既定計劃節點要求高質量完成后續海試任務,確保向船東按時交付精品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