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數月,黑海運糧船再次遭導彈襲擊
2024-09-13 20:07:50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路透社報道,昨天,一艘懸掛圣基茨和尼維斯國旗的散裝貨輪在駛離烏克蘭切爾諾莫爾斯克港后遭到導彈襲擊,這是今年數月來黑海商船遭受的首次經證實的襲擊。
根據海事安全方面的消息來源,遭遇襲擊的貨船是載重27,239噸的散貨船“Aya”號。該船在向埃及運輸谷物的途中遭遇了左舷損傷,船上的一個貨艙和一臺起重機受損。
該船建造于1997年,目前由VRSMaritime Services公司運營。
根據MarineTraffic提供的數據,這艘船在當地時間周三上午7:31從烏克蘭的切爾諾莫爾斯克港啟航,但在穿越羅馬尼亞水域不到2公里的國際水域后,不得不緊急改變航向。
英國的Ambrey顧問公司指出,“Aya”號仍能依靠自身動力繼續航行,這表明其推進系統并未受損。截至目前,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告。
該公司建議?亢诤5拇贿M行全面的動態航行威脅評估。在遭遇無人機或導彈襲擊的情況下,船員應留在位于水線以上的船舶上層建筑內。
據路透社報道,“Aya”號是在黑海多瑙河口附近的羅馬尼亞水域被擊中的。然而,從“Aya”號的航行軌跡來看,該船似乎是在公海海域遭受了襲擊。
烏克蘭總統沃洛德梅爾·澤連斯基通過社交媒體確認了這一事件。他表示,一枚俄羅斯導彈擊中了一艘“普通的民用船只”,該船裝載著小麥貨物,正離開烏克蘭水域駛向埃及。
他還發布了多張圖片,展示了貨船受損的起重機以及其他損壞情況。
路透社稱,這是俄烏沖突以來,首次有運糧民用船只遭遇導彈襲擊。此次事件發生之際,澤連斯基一直在試圖拉攏全球南方國家,試圖說服他們在沖突中支持烏克蘭。
時隔11個月的再次襲擊
上一次經證實的黑海商船遭襲事件發生在去年11月初,當時一枚蘇式Kh-31P空對地導彈擊中了載重91,800噸的“Kmax Ruler”號散貨船。這艘懸掛利比里亞國旗的散貨船當時正準備將一批鐵礦石從烏克蘭運往中國。
據路透社消息,11月8日,一艘進入烏克蘭敖德薩地區黑海港口的散貨船遭俄羅斯導彈擊中,導致一名引航員死亡,三名船員及一名港口工人受傷。
土耳其海事咨詢公司Bosphorus Observer負責人約魯克·伊西克(Yoruk Isik) 確認該船為92,000載重噸的“Kmax Ruler”輪,并稱事發時該船正在皮夫登尼港裝載鐵礦石,導彈襲擊導致船上烏克蘭籍引航員死亡,另有一些船員受傷。
自2022年2月4日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多艘商船在戰火中被擊中受損。據了解,僅在截止2022年2月24日的這20天,就至少有三艘商船在戰事爆發后的沖突中受損。
據介紹,2022年2月俄烏沖突升級后,烏克蘭大批農產品一度因黑海港口被封鎖無法外運。在土耳其和聯合國的斡旋下,俄烏雙方在2022年7月簽署了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以確保俄烏糧食和化肥順利進入國際市場。該協議此后三度延長,但俄方拒絕在去年7月17日到期后續簽。
據觀察者網的信息,俄羅斯總統普京去年7月曾就此決定解釋說,西方國家“完全扭曲了協議的本質”,將協議用于“政治勒索”和“幫助歐洲企業謀取利益”,導致歐洲企業從中獲利,俄羅斯卻遭受損失。普京稱,莫斯科并不反對協議本身。如果協議最初商定的條件全部得到滿足,俄方會考慮重返黑海協議的可能性。
俄羅斯國防部同一時間還宣布,鑒于黑海協議終止、海上人道主義走廊關閉,從莫斯科時間去年7月20日0時起,所有在黑海水域航行至烏克蘭港口的船只都將被視為潛在的“軍用貨物承運人”,此類船只懸掛船旗所代表的國家將被視為參與沖突并支持烏克蘭。
去年8月,烏克蘭建立了自己的航運走廊。這條臨時黑海航線沿著黑海西海岸延伸,然后駛出烏克蘭水域,向南經過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據烏克蘭官方稱,自該航線運營以來,烏克蘭已向46個國家出口了超過6400萬公噸的貨物,過去一年就出口了4350萬公噸農產品。
俄烏沖突的爆發,對全球糧食市場造成巨大沖擊。有交易商向路透社表示,這一最新事件加劇了國際社會對黑海糧食出口區供應緊張的擔憂,導致小麥價格上漲。數據顯示,事件發生后,美國小麥期貨一度上漲2%,創下兩個月以來的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