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通)發展大會暨船舶海工產業展召開
9月12日上午,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4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通)發展大會暨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工信部裝備二司副司長李毅到會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出席活動并致辭,芬蘭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嵇安諾、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宋迎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作致辭演講。
張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南通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她說,船舶海工產業是南通的城市名片和產業地標,我們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建強產業鏈條,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鍛造大國重器,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營造良好生態,成功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一輪向海圖強的號角已經吹響,南通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全會精神,聚力推動海洋經濟全產業集聚發展,錨定船舶海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方向,支持企業開發高性能、高技術、高價值產品,加快補齊建強關鍵配套設備、核心零部件、基礎材料鏈條,促進研發設計、集成總裝、檢驗認證、維修運營、融資租賃等專業服務與生產制造協同發展,奮力向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邁進。
郭大成在致辭中說,南通通江達海,因水而興,作為江蘇省船舶工業的重要基地,“通泰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的核心之一,近年來在船舶海工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船舶工業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本次展會不僅是對南通及江蘇省船舶工業發展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探討。展望未來,行業協會要緊緊把握全球船舶海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我國船海產業總裝建造優勢,優化產業生態,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同應對全球船舶海工市場的不確定性與挑戰,推動全球船舶海工產業向著更加綠色、智能、高效的方向發展。
嵇安諾在演講中說,芬蘭擁有歷史悠久而令人自豪的高質量的船舶建造產業,所建船舶以其耐用性和可靠性而聞名。此次參展芬蘭館的10家公司代表了芬蘭在造船、船用設備和相關服務領域的最佳專業知識和技術。他們都在中國扎根多年,在中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并取得了眾多成功案例。誠摯邀請大家參觀芬蘭館,了解芬蘭在海事領域的最新成就和創新。
宋迎東表示,哈爾濱工程大學將充分發揮好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重要結合點作用,更加主動服務強國建設。學校擬布局建設長三角研究院,深入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致力打造船海產業技術的創新平臺、船海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重要載體以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橋頭堡,為長三角地區船舶與海洋產業跨越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李毅在講話中表示,本次大會加深了集群三個城市之間的協作程度,也匯聚了集群內外的產業發展力量。希望南通強化創新驅動、推進產業升級、注重鏈式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級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與會各方以此為契機,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加強合作共贏,深化供需對接,共同推動中國船舶海工產業駛向“新藍海”。
大會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為主題,旨在搶抓發展機遇,共商合作愿景,深入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合力推動通泰揚船舶海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向世界級躍升。展會為期3天,其間將舉辦1場集群發展大會、1個產業展,全面展示我市船舶海工產業發展成果,參展企業超400家。同時,為進一步豐富展會內涵,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將舉辦15場專業活動,面向全球搭建專業化的交流對接平臺。
會議發布2024年度中國船舶工業強鏈品牌,向48家企業的74項優秀產品頒發證書;揭牌成立“南通船舶海工服務業集聚區”;涵蓋產融合作、供需對接和創新協同等領域的3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曉斌主持開幕式。省工信廳、江蘇海事局、省交通廳相關負責同志,高校院所、船級社、行業協會專家學者,船舶海工知名企業代表,以及南通各縣(市、區)、市級機關有關部門和單位相關負責同志等參加活動。
會后,張彤一行來到國際展覽中心,觀摩“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船舶工業成果展”和“2024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2.4萬平方米的展區內,中遠海運重工、上海振華重工、中國船級社、惠生重工、達索、招商局工業集團、南通中集,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企業和高校悉數亮相,帶來各自最新、最先進的產品研發和技術,互動交流船舶海工領域前沿成果與應用。參展企業紛紛表示,參加本次展會收獲頗豐,未來將繼續聚焦主業、突出特色,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共同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繁榮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