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海洋集團打造綠色智能新能源船舶
山東海洋集團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服務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順應航運業發展新趨勢,聚焦水上運輸主業,統籌船舶、港口等航運參與要素,打造綠色智能新型清潔能源船舶,助推小清河港航綠色低碳發展。
率先研發設計 建成綠色智能新能源船舶
山東海洋集團提前布局,旗下山東海運2020年率先聯合科研機構,啟動綠色智能內河新能源船舶研發工作,從零起步設計,為小清河量身建造了全國首制內河新型清潔能源動力船舶“魯清001”“魯清101”“魯清201”3艘試驗船。“魯清001”“魯清101”分別為內河兼海駁多用途船、內河兼海駁集裝箱船,船長88米、船寬13.8米,載重量2400噸/130標準箱,“魯清201”為2200HP海上頂推船,船長29.5米、船寬9.0米,可使用LNG動力替代傳統燃油動力,降低運輸過程碳排放。“魯清001”“魯清101”在海上可作為無動力駁船,與“魯清201”在河道入?谙噙B形成“海上運輸組合體”,免除貨物在河口過駁、裝卸的運輸環節,降低貨物綜合物流成本。
完善配套設施 構建新能源船舶保障體系
山東海洋集團深入學習貫徹《山東省小清河交通管理辦法》,認真落實上級出臺的“獎”“補”“減”等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政策措施,加大內河航運市場培育,不斷推動小清河交通綠色、集約、規;l展,助力小清河打造成聯接省會、貫通魯中、河海聯運的陸海新通道。山東海洋集團旗下山東海河港口持續完善新能源船舶配套設施,建設港口岸電系統,滿足船舶航運需求。在已竣工泊位上分別建設40KW和300KW容量的交流岸電,既滿足普通動力船舶靠泊港口期間生活用電需求,又能滿足電動船舶靠泊港口期間的充電需求,助推小清河船舶航運高質量發展。
開通運行航線 提供新能源船舶示范樣板
船舶自投入運營以來,先后完成了小清河復航后首次濟南港至小清河河口空載全線航行、“小清河與中歐班列”首次聯程運輸、“河海直達定線運輸航線”首次貨運等任務,開展運輸45航次,安全運行11,961公里,運輸散雜貨2.45萬噸、集裝箱1,743TEU,充分驗證了新能源船舶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為引領未來小清河綠色智能船型開發與制造、內河航運綠色轉型提供示范船型。“綠色智能內河運輸船舶推廣應用試點”先后獲批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第一批試點任務、“山東城市群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實施方案重點建設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