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前三季度利潤率排名靠后
2024-11-14 19:08:01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11月14日,德國班輪巨頭赫伯羅特(Hapag-Lloyd)公布2024年三季度業績。
2024年前三季度,赫伯羅特實現營業收入152.8億美元,同比下降0.2%;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35.9億美元,同比下降20.5%;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下降35.1%至19.4億美元;前三季度實現凈利18.3億美元,同比下降46.5%。
赫伯羅特表示,鑒于2024年上半年運價下降,以及繞航好望角導致的運輸成本增加,導致前三季度結果低于去年同期。然而,三季度更強勁的需求和更高的運價導致收益大幅增長。
在班輪運輸領域,2024年前三季度,赫伯羅特承運箱量達932.3萬TEU,同比增加4.6%;單箱平均運價為1467美元,同比下降8.5%。
在碼頭和基礎設施部門,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2億美元,EBITDA達到1.1億美元,EBIT為5600萬美元。
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2024年前九個月的需求出乎意料地強勁。盡管紅海危機持續,船舶繞航,但載箱量進一步增長,總體上看業績良好。與此同時,赫伯羅特已經下單訂造了24艘新造船,將進一步實現船隊的現代化和脫碳,從而確保長期競爭力。”
10月24日,鑒于最近需求高于預期,運價有所提高,盡管運輸成本增加,赫伯羅特緊隨馬士基之后,再次上調全年業績預期。目前預計2024年全年集團EBITDA將增至42-46億歐元(46億-50億美元);EBIT將增至22億至26億歐元(24億-28億美元)。
赫伯羅特指出,“在運價高度波動和重大地緣政治挑戰的背景下,預測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班輪公司業績橫向對比
簡言之,盡管赫伯羅特在其“2030戰略”中表示,仍然致力于純粹的航運公司的戰略,鞏固其全球前5大班輪公司的地位,并通過退出THE聯盟,轉而與馬士基的“Gemini” 合作,承諾成為客戶無可爭議的質量第一的目標。不過,與直接競爭對手長榮海運和THE聯盟剩下的三家亞洲班輪公司海洋網聯船務(ONE)、陽明海運和韓新海運(HMM)組成的“Premier Alliance”相比,赫伯羅特的利潤率相對較差。
航運界網經過簡單梳理,通過橫向對比已發布前三季度業績的班輪公司的營業利潤率,長榮海運則以36.1%領先競爭對手;而ONE緊隨其后,達到30.6%;陽明海運營業利潤率為32.1%,萬海航運為31.2%,HMM為29.4%。
單看三季度營業利潤率,長榮海運則以50.5%領先競爭對手;而萬海航運以44.7%緊隨其后;陽明海運為44.4%;HMM三季度營業利潤率為41.1%;ONE也達到了40.7%。
紅海危機下,今年集運市場現貨運價大幅波動,以長榮海運為代表的亞洲班輪公司受益于現貨敞口相對更大,故而普遍營業利潤率都較高。與此同時,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則因為長協合同占比更高,因此利潤率排名靠后。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赫伯羅特全球排名第5,運營船舶295艘,其中自有船舶129艘、租入船舶166艘,總運力達到229.5萬TEU。此外,赫伯羅特還持有35艘新造船訂單,總計46.4萬TEU新造船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