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占未來制高點!韓國發布今后4年船舶標準化“路線圖”
8月30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下屬國家技術標準研究院發布《高附加值未來船舶標準化發展藍圖》,計劃到2028年為止,推進制定30種船海產業國際標準提案及47種國家標準,以確保韓國造船業的競爭優勢。
《高附加值未來船舶標準化發展藍圖》是今年5月韓國政府發布的《尖端產業國家標準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從去年開始,由產、學、研各方專家合作,以韓國造船業的技術開發力量為基礎,通過高附加值未來船舶標準化論壇而制定了該發展藍圖。
近年來,國際海事組織(IMO)正在制定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規制以及旨在船舶安全航行的自主航行船舶規定等,作為履行這些規定的手段,引用了很多國際標準(ISO),因此,在未來船舶領域,國際標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為迅速應對國際環境變化,支持韓國造船業新一代先導戰略的履行,《高附加值未來船舶標準化發展藍圖》選定低碳或無碳等替代燃料、電力推進、智能船舶為核心領域,計劃到2028年為止,推進30種國際標準提案及47種國家標準的制定。
韓國國家技術標準研究院標準政策局長吳光海表示:“韓國造船業為保持在世界造船市場上的超級差距,有必要及時推進反映國內產、學、研專家需求的韓國技術的國際標準化。我們將通過繼續支持高附加值未來船舶領域主導的國際標準化,搶占全球市場。”
今年5月,韓國政府召開第二次國家尖端戰略產業委員會議,通過了《國家尖端戰略技術指定案》。韓國國家技術標準研究院也確定第6次質量經營綜合政策(2024年~2026年),提出在尖端、未來產業12個領域,為了搶占國際標準,制定《尖端產業國家標準化戰略》。與此同時,還決定提供對未來有潛力的領域的試驗認證服務,并通過開發制造+服務融合型KS認證模式,應對因制造服務化而產生的新認證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