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領船用燃料向零排放邁進
2024-11-26 19:25:53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幾乎每一件我們日常所用的物品,都與船舶運輸息息相關。研究表明,全球約80%的貨物是通過海運完成的。然而,如此龐大的運輸規模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環境影響,航運業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量的2%至3%。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數據顯示,航運業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GHGs)已超過10億噸。
長久以來,航運業依賴的重油燃料,即船用燃油,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污染物,包括有害顆粒物與二氧化硫,其含硫量約是汽車柴油的2000倍之多。
·零排放船用燃料的曙光
為了加速航運業的脫碳進程,新一代航運燃料正應運而生。其中,綠色氫氣及其衍生物(如綠色乙醇和綠氨)正逐步成為推動航運脫碳的核心解決方案。
這些新燃料與IMO設定的目標不謀而合,即為航運業制定一系列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法規,力求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凈零排放。當氫氣通過可再生能源供電的電解過程生產時,可以合成為綠色燃料,如綠色甲醇和綠氨。
·行業先鋒引領綠色轉型
在綠色轉型浪潮中,行業先鋒企業已率先行動,擴大綠色燃料生產規模。例如,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伙伴在西澳大利亞成功拿下一塊面積為12.6萬公頃的土地,計劃在此建設一個名為Murchison的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該項目將利用陸上風電和太陽能來生產綠氨,據估算,一旦投入運營,該工廠每年將減少44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一綠色燃料變革也為那些擁有豐富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非洲,南非的費蘭綠色能源公司(Phelan Green Energy)、納米比亞的海芬氫氣能源公司(Hyphen Hydrogen Energy)等正在積極開發大規模生產綠氨的設施。其中,海芬的工廠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綠色氫氣工廠之一。該項目的投資額已超過100億美元,相當于納米比亞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據該公司透露,其生產的燃料每年將抵消500萬至6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構建綠色燃料生態系統
這些創新企業都是世界經濟論壇“先行供應商中心”(First Suppliers Hub)的重要成員,該中心作為“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的一部分,致力于打造一個符合減排標準的脫碳項目庫。然而,推動氫燃料技術應用并非易事,其背后涉及復雜多變的市場動態和技術挑戰。在這一過程中,供應商、買家、金融機構、政策制定者等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先行供應商中心”在構建綠色燃料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發掘具有潛力的脫碳項目,還積極聯合各方關鍵利益相關者,共同應對項目部署過程中的挑戰,推動航運業向綠色轉型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