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自主研制3000噸級新型浮標作業船交付
2025年5月7日上午,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建造的3000噸級浮標作業船“向陽紅17”在長洲廠區舉行交船儀式。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一級調研員趙兵、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局長杜繼鵬、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副局長陳懷北、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副總經理周立偉、701所副所長李維林等出席并見證了本次交船儀式。
“向陽紅17”為鋼質海洋工程船,由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O一研究所設計,集科考與浮標作業于一體,是一艘具備綜合調查能力的遠洋浮標作業船。該型船總長89.3米,型寬18米,型深7.2米,設計排水量3950噸,主推進為2套全回轉式電力推進系統,具備B2級冰區結構加強,設有艏側推,可實現無級調速和DP2動力定位,也是一型具備浮標保障能力的大型特殊用途船舶。
該型船配備絞車、淺地層剖面儀、液壓伸縮折臂吊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等多種類型的船載調查設備,可用于執行斷面調查等綜合海洋調查任務。同時,該型船還配備有完善的浮標/潛標保障設備設施,具有較強的潛標/浮標裝載和布放能力,將主要用于浮標/潛標定期巡視(登標)維護、定期布放回收、浮標/潛標應急布放、回收、搶修等保障工作。
據了解,3000噸級浮標作業船是七O一所承接的國家海洋工程領域創新性最強的項目之一,共2批3艘船,首批2艘浮標船“向陽紅22”、“向陽紅31”號已分別于2019年、2022年交付東海局和南海局。
作為第二批北海局浮標船項目的“向陽紅17”自2022年8月簽訂合同以來,根據北海局提出的調整需求,七O一所積極了解其海域特點和浮標作業習慣,在新一代浮標船設計中突破了浮標作業流程和尾甲板布置設計、聲學探測設備安裝方式和設計、振動噪聲指標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打造了又一型海洋工程精品項目。2023年,“向陽紅17”在黃埔文沖正式開工建造,這是黃埔文沖首次承建浮標作業船。
“向陽紅17”的成功交付標志著具備全天候海上作業能力的新型浮標作業船在北海局正式投入使用,為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浮標維護及應急救援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后續,黃埔文沖將繼續以優質的建造水平,進一步深化與自然資源部北海局的合作伙伴關系,為雙方實現共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再造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