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稅前利潤暴增608%!馬士基公布一季度業績
5月8日,A.P. 穆勒 - 馬士基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實現營收1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0.97億元),同比增長7.8%;息稅前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77億美元大幅提升至12.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53億元),漲幅608%。
馬士基指出,雖然一季度業績環比有所下降,但符合預期。這一良好的開端得益于海運業務的穩健盈利、物流業務的運營改善以及碼頭業務的貨量增長。盡管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市場對集裝箱貨量增長的預期更為謹慎,馬士基2025年全年財務業績指引仍保持不變。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Vincent Clerc)先生表示:“我們達成了比去年同期更加出色的業績,這得益于運營效率的提升以及全球經濟在今年前三個月的良好表現。隨著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和不確定性的增加,全球供應鏈再次成為焦點。我們很高興能夠利用產品優勢,傾盡全力支持客戶。從高準班率的海運網絡到頂尖的Lead Logistics和海關支持團隊,我們正在調動所有資源幫助客戶做出最佳商業決策。同時,我們加大力度繼續推進自動化和成本管理,為未來做好準備。這些努力讓我們有信心實現今年二月公布的財務業績指引。”
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馬士基實現營業收入133.21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23.55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27.10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5.90億美元;息稅前利潤(EBIT)為12.53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77億美元;資本支出(CAPEX)13.98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06億美元。
受運價提高和穩定的貨量驅動,一季度馬士基海運業務的盈利能力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息稅前利潤達到7.43億美元。盡管環比下降,但符合預期。通過持續的優化措施,船舶利用率保持高位,成本穩定。新推出的東西向海運服務網絡(與赫伯羅特共同運營的“雙子星”)已于二月啟動,預計在全面運營后可實現準班率目標和成本效益。
馬士基海運業務一季度營業收入89.10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的80.09億美元;EBITDA為19.03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56億美元;EBIT為7.4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1億美元成功扭虧為盈;資本支出11.68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25億美元。
一季度,物流業務的息稅前利潤率同比提高到4.1%,主要得益于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和持續的成本和生產效率優化。項目物流業務的驅動使貨運管理服務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18%。履約服務運營的持續改善也貢獻顯著。
物流業務一季度營業收入34.88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的35.04億美元;EBITDA為3.83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6億美元;EBIT為1.42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400萬美元;資本支出9700萬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01億美元。
碼頭業務延續了優異表現。貨量強勁增長、每自然箱收入及堆存收入增加,同時,自動化和更高的碼頭利用率有效控制了成本。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提高至14.5%。一季度碼頭業務營業收入12.31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的9.99億美元;EBITDA為4.44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48億美元;EBIT為3.94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00億美元;資本支出1.26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27億美元。
馬士基2025年全年財務業績指引保持不變,預計基礎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60億至90億美元,基礎息稅前利潤為0至3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至少為負30億美元。鑒于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全球集裝箱市場貨量增長的預期已調整為-1%至4%。馬士基預計將與市場同步增長。預計紅海航道中斷的狀況將在年內持續。
馬士基2025年的財務業績指引受到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顯著影響,這些因素會影響集裝箱貨量增長和運費。
馬士基2025年的財務表現受到宏觀經濟、燃油價格、運費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四個核心因素對于利潤的影響程度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