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大戰!造船業是籌碼更是武器
2025-05-09 06:09:49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資料圖/來源:日本造船聯合(JMU)官網
據《日本經濟新聞》、韓聯社等近日報道,日本與韓國正考慮將助力美國造船業復興作為兩國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重要內容,希望通過造船技術合作與投資等換取美在關稅方面的“讓步”。
業界人士表示,日韓經濟對美國市場存在高度依賴,特朗普政府實施關稅“大棒”更關注的是削減貿易逆差,日韓以造船業作為“籌碼”未必一定能與美達成具體的關稅協議;但在目前環境下,美國想發展造船業,選擇與日韓合作已成必然,日韓造船業借此也可獲得市場競爭的“新武器”。
軍民船舶都合作
上周,日本經濟振興大臣赤澤良生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在華盛頓進行了雙方的第二輪關稅談判。雖然談判細節尚未披露,但《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方面一直在考慮將助力美國造船業發展作為談判“籌碼”。
而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在國會發言時也表示,日本將對農業、能源、造船、汽車等領域的一攬子方案進行周密的考慮,日本已在美國進行了投資,并創造了就業機會。
資料圖/來源:JMU官網
根據報道,盡管目前日本造船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不足20%,但日本計劃充分利用自身在環保技術、高端船舶以及配套研發等領域的優勢,向美國企業提供高端船舶建造技術支持,包括液化天然氣(LNG)和氫動力船舶技術等,同時提議通過資本投入、勞動力培訓等助力美國造船業發展。
據了解,今年4月,美國海軍部長約翰·費倫在東京會見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時就表示,雙方應加強在造船領域合作,不論是在軍船還是民船領域,兩國都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其實,自去年以來,日韓船企已在軍船維修領域與美國海軍開展了實質性合作,并維護修理了多艘美國軍艦。目前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方面渴望盡快提升本國造船廠的商船建造質量和效率,而日本方面順勢提出希望能夠推動雙方在數字化造船技術方面的合作。
智能船廠看著行
資料圖/來源:ajupress.com
無獨有偶,約翰·費倫在隨后到訪韓國主要船企時,也表達了希望韓國協助美國發展造船業的愿望,并直言通過建設美國的智能船廠,解決美造船業基礎設施落后、技術人才短缺等問題。
在HD現代集團,約翰·費倫重點關注了其旗下公司與美國相關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分三階段打造的“未來船廠”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實現船舶設計、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化建設,有效改善船舶生產管理,實現到2030年建成“智能船廠”的目標。目前該計劃已進行到第二階段。
而三星重工目前已實現所有船舶“無紙化建造”,通過采用3D數字設計,以及機器人焊接、涂裝等技術將作業效率提升了30%。韓華海洋則通過“數字生產中心”整合無人機、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遠程船舶試航診斷。讓約翰·費倫感到高興的是,韓華海洋已計劃將相關智能造船系統移植到其收購的美國費城造船廠。
業界人士表示,美國企業在工程自動化、人工智能以及數字化領域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其不少軍工船廠也已具備數字造艦能力。但相比之下,美國民用船廠發展嚴重滯后,美商船建造早已衰落,甚至瀕臨消亡。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商船建造產能十分有限,美船廠手持商船訂單僅占全球0.1%,美欲重振商船建造,借助“外援”是捷徑。
不過,韓國方面也有自己的“謀算”。據環球網報道,韓國欲將投資阿拉斯加LNG項目以及造船業優勢作為與美進行關稅談判的重要手段,以此迫使美方調整關稅。“從貿易戰開打以來的態勢看,關稅不過是美急于獲取私利的手段,其他國家以妥協或是‘出賣’求合作,不過是一廂情愿。”業界人士強調。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美國在商船建造領域目前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是勞動力短缺、本土配套缺失和工時成本高企,即便借助日韓的力量,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利用美國急于發展造船業的政策環境,實現產能和技術輸出,改變自身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的角色定位,卻很可能變成日韓造船業新的戰略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