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進中亞勞工!韓國“全球造船業人力培訓中心”開業
繼去年8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決定在印度尼西亞塞蘭島(Serang)設立“海外造船培訓中心”后,韓國蔚山市在烏茲別克斯坦設立的“全球造船業人力培訓中心”也于3月18日在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開業。
截至2024年底,韓國造船業的手持訂單總量達到3790萬修正總噸(CGT),金額約160萬億韓元(約合1100億美元、8048億元人民幣),這是自2009年以來韓國造船業手持訂單金額的最高紀錄,已經確保了約3年的工作量。與此同時,韓國船企通過以高附加值船型為中心的選擇性接單,改善了產業體質和經營條件等,迎來了再騰飛的機會。但由于此前船市長期不景氣導致生產一線勞動力流失,人力資源短缺的困難也日益凸顯。
為此,韓國政府通過改善簽證制度和加強勞動力培訓,在2023年增加了約1.6萬名生產一線勞動力的供應,其中絕大部分是外籍勞工。目前,在韓國5家大型造船廠HD現代重工、HD現代尾浦、HD現代三湖、韓華海洋、三星重工工作的外籍勞工總數已達14100多人。以2024年為基準,僅在韓國蔚山地區造船業的外籍勞工數量就達8000多人,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將突破9000人。但韓國業界預測,優質的外籍熟練工仍供不應求。
為此,蔚山市于去年8月首次與烏茲別克斯坦就業和減貧部簽訂了勞動力培訓項目相關協議(MOU),決定在烏茲別克斯坦當地設立造船業人力培訓中心。
今年3月14日,蔚山市市長金斗謙到訪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并與烏茲別克斯坦移民局局長穆薩耶夫·貝赫佐德舉行會談,就造船業勞動力培訓項目以及人力培訓中心的運營等事宜展開討論。隨后,雙方還交換了關于發展友好合作、增進相互交流、共同開發人力資源的協議(MOU)。根據協議,蔚山市與烏茲別克斯坦移民局將積極助力加強職業能力開發、開展人力培訓項目等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擴大公共及民間領域的友好交流,并提供友好交流與合作活動所需的行政支持等。
金斗謙表示:“通過此次協議的簽署,有望極大地助力解決蔚山地區造船企業一線勞動力短缺問題。我們將拓展交流合作項目,全力增進兩國間的友好合作。”
據悉,蔚山市將投入10億韓元(約合500萬元人民幣)預算,為該培訓中心提供培訓器材。此外,HD現代重工決定在培訓課程設置及講師方面給予支持,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則負責提供培訓設施并招募培訓生。在3月18日該培訓中心正式啟用后,將以370名培訓生為對象,在3個月內開展約10期韓語教學以及針對各崗位的技術培訓。
此前,蔚山市在今年2月7日向韓國法務部提交申請,希望開展廣域地方自治團體可自主設計和運營的廣域型簽證示范項目,旨在解決造船業勞動力短缺等地區對外籍勞工在對象、滯留資格、活動范圍等方面的問題。韓國法務部計劃在3月份對該項目進行審查后予以實施。
與此同時,韓國雇傭勞動部也決定推行蔚山型雇傭許可制示范項目,使其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全球造船業人力培訓中心”完成培訓的人員能夠被蔚山地區的造船企業錄用。如此,韓國船企的“招工難”問題有望得到大幅緩解。
去年8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將在印度尼西亞開設“海外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啟動在當地通過韓語、技術培訓等措施培養優秀造船技能人才,并引進到國內造船一線的系統。
韓國政府計劃,通過在海外建設“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示范項目,并經過改進完善后擴大培訓規模,向其他國家推廣普及。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計劃,通過與其他國家相關部門的協商,通過政府開發援助(ODA)的形式提供簡化簽證發放程序等制度性援助方案。
韓國建立海外造船勞動力培訓中心的目的是,在外籍勞工所在地事先開展旨在溝通的韓語培訓以及符合生產一線要求的技術培訓,因此在他們入境韓國后無需再進行培訓,而是可以立即投入到造船一線,從而構筑穩定的優質勞動力供應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