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美國“綁架”!韓國造船業欲大度降低進口中國厚板?
“為最大程度緩解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政策沖擊,韓國造船業應降低對中國鋼材的依賴程度。由于美國極有可能對中國鋼材加強限制措施,韓國造船業需充分降低中國鋼材的使用比例。”在3月5日舉辦的韓國第四屆鋼鐵和造船共同研討會上,與會各方達成這一共識。
研討會由韓國鋼鐵協會(KMZ)和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KOSHIPA)聯合主辦。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產業政策室長李承烈、韓國鋼鐵協會副會長李京浩、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副會長崔圭鐘等政府及業界代表出席會議。此外,HD韓國造船海洋、韓華海洋、三星重工等三大造船企業負責原材料采購的高管,以及浦項制鐵、現代制鐵、東國制鋼等鋼鐵企業負責板材、厚板業務的高管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北美歐洲組組長姜九相在會上表示:“若在船舶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低價中國鋼材的韓國產船舶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可能采取征收高額關稅或限制進口等手段。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為降低對中國鋼材的依賴,韓國造船和鋼鐵兩個行業有必要共同探索合作方案。”
目前,美國在減少中國鋼材進口的同時,也在加強對通過第三國迂回出口鋼材的監控。對此有分析認為,美國可能針對以中國鋼材作為原材料生產的產品實施進口限制。
據統計,在厚板使用量方面,中國厚板在韓國大型船企中的占比約20%,在中小型船企中占比則高達50%至70%。
姜九相強調:“在推進韓美造船業合作時,韓國船企需努力提高國產鋼材的使用比例,以此規避美國的牽制。歸根結底,韓國在替代中國鋼材方面的努力,將決定韓美造船業合作的成敗。”
這一觀點被視為對去年下半年以來,韓國鋼鐵和造船兩大行業就厚板價格協商問題的深入剖析。從造船企業的角度來看,厚板作為占船舶制造成本20%至30%的核心材料,其價格波動對企業成本影響巨大;而對鋼鐵企業而言,韓國國內厚板市場規模達8萬億韓元(約合400億元人民幣),厚板無疑是核心鋼鐵產品。
韓國鋼鐵界認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決定對中國厚板征收最高達38.02%的關稅,這必然導致厚板價格上漲。去年,由于中國低價厚板大量涌入,致使厚板價格暴跌,浦項制鐵在厚板領域出現虧損,企業收益惡化。因此,韓國鋼鐵界主張以征收反傾銷關稅為契機,恢復厚板業務的盈利能力。
然而,韓國造船界對此持有不同看法。韓國造船界人士反駁稱,造船業剛剛走出不景氣階段,若厚板價格大幅上漲,船企盈利能力必然惡化。當前,中國造船廠正憑借低價策略迅速搶占全球新船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下,厚板價格上漲對韓國船企的收益而言,將造成致命打擊。
長期以來,韓國鋼鐵和造船兩大行業在厚板價格問題上僵持不下。但在此次共同研討會上,雙方均認識到降低中國厚板使用比重的必要性,這為打破僵局提供了可能。實際上,浦項制鐵已決定從今年起,將原本每半年一次的厚板價格談判調整為每季度進行。這一舉措旨在根據厚板市場價格波動,更加靈活地確定談判價格。
韓國鋼鐵界相關人士解釋稱:“雖然季度協商機制尚未完全確定,但這是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談判周期,尋求雙方妥協點的積極嘗試。”
韓國鋼鐵和造船共同研討會于2022年由韓國鋼鐵協會和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發起,旨在應對急劇變化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促進兩大產業間的信息共享與戰略協作。該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偶數年由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主辦,奇數年由韓國鋼鐵協會主辦。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產業政策室長李承烈強調:“鋼鐵業為造船業提供優質鋼材,而造船業一直是鋼鐵業穩定的需求方。面對碳中和與價值鏈重組等挑戰,雙方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把握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