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船企:虧損的訂單還得接
2012-05-07 21:56:28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全國造船三大指標同比大幅下降,大批“沙灘船廠” 一片哀嚎的當下,江蘇造船業的現狀究竟如何?記者在調研后了解到,由于船廠規模相對較大,技術較為先進,江蘇造船企業的整體生產情況并沒有受太大影響,但大部分船廠坦言,它們從今年開始就沒有再接到過新訂單。而在調研中,記者也觀察到,許多船廠的接卸碼頭和鋼材備料車間的確空空如也。這是否預示著,目前的平靜或許只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呢?
新訂單危機
春節后,江蘇造船業的負面消息開始逐漸浮出水面。南通惠港造船和啟亞造船,因接不到訂單已被迫倒閉,當時很多下崗工人圍在船廠門口,要求返還工資。與惠港造船相鄰的宏強造船去年還曾趁惠港造船經營困境之機,在其廠門口大貼招聘廣告,借機挖角。然而時隔半年不到,宏強造船也被傳已沒在手訂單,迫于無奈,其在浙大新簽的部分畢業生近期也改簽其他船廠。不過大多數業內人士還只是把惠港造船和啟亞造船的倒閉看成是單獨事件,而調研結果也確實顯示出船廠倒閉現象在江蘇不是很普遍。記者本次調研的9家船廠中,除了入市較晚的藍島海洋工程和江蘇九洲船業生產較為冷清外,其余7家船廠的生產經營情況都很正常。
“雖然倒閉潮還沒出現,但造船業的暴風驟雨即將來臨。”江蘇一位造船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目前最先受到影響的是部分給船廠提供配件或生產分段的小型船廠。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依靠著啟東二十多家船廠周邊存活的,還有十幾家小型配件廠或者小型船廠。此前市場行情好時,中遠船務、道達重工、明德重工等大型船廠,會把來不及做的訂單轉包一些分段給小型船廠?墒,隨著行情走弱、訂單不足等情況的出現,一些大型船廠已把原先分包出去的訂單重新拿了回來,這些小型船廠從而紛紛關門大吉。
雖然表面上,大型船廠的生產經營情況還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但新訂單不足卻是一個隨時能引爆危機的“定時炸彈”。 據安信證券統計,截至4月份,中國十大主要造船廠中,除上海外高橋造船和廣船國際分別接到74.5萬載重噸和15萬載重噸的新增訂單外,其他規模船廠都沒有新接訂單。而在記者的調研過程中,這個消息也得到證實,明德重工、韓通船舶重工、道達重工、中遠川崎、熔盛重工、九洲船業都向記者坦承,它們今年沒有接到過一筆訂單。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船廠的生產工序是分段制造的,一艘船舶在下水前,要經歷購買材料、材料加工、小分段制造、中分段制造、大分段制造,然后將大分段拼接成整船。一旦沒有新訂單,最源頭的接料碼頭、鋼材加工和備件制造就要停工,此時就算后續車間依然在熱火朝天地工作,船廠的資金鏈同樣會受壓,一些抗壓能力較弱的船廠可能在這一階段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直至倒閉。就算能撐住的船廠,在手持訂單全部完工后,也不得不接受停工的命運。
據了解,目前,訂單不足已經對一些大型船廠造成影響。年前,韓通船舶重工有兩位關鍵部門副總選擇離職,對于離職原因,業內分析認為這與后續訂單不足有關。道達重工則被曝出旗下的海納德船舶設計公司出現大量人員離職的消息。即便是熔盛重工這樣的江蘇最大船廠,在去年底也傳出因大量拖欠供應商和外包隊的資金,船廠被追債方圍攻,董事長張志熔最后被迫拿著公司房地產證抵押的傳聞。
有訂單的船廠也苦不堪言。明德重工董事長季風華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周圍所有船廠接的散貨船,無一例外都是虧損的,成本并不會因為接單價格下跌而減少。明德重工主營化學品船和汽車滾裝船,雖然沒有成為受波及的 “重災區”,但面對不景氣的市場,其還得被迫向船東讓利。據季風華介紹,公司的化學品船,市場報價是每艘3500萬美元,最后與船東談妥價格卻是2850萬美元,一艘船就讓利650萬美元,4艘船的訂單,接近3000萬美元的讓利。還有新接的加拿大大湖型散貨船,也損失了很多利潤。
即便如此,虧損的訂單還得接著。“造船是重資產不能等,不然龍門吊就會生銹。而且船東需要下單時,走進你的廠房,發現空空蕩蕩,也不會給你訂單。”陳君富無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