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造船業:造船“金三角”新勢力
2013-12-12 16:44:14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錯位競爭 國企民企共發展
青島海西灣造船基地是山東省重點發展的大型造修船基地,作為《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15)》提出重點建設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吸引了眾多的大型國有船企在此落戶。2004年7月,青島市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簽訂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建設青島海西灣造修船基地。
據了解,中船重工海西灣船舶產業集群規劃面積達600公頃,總投資200億元,預計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銷售收入500億元的經濟規模。該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是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造修船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74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將形成468萬載重噸年造船能力,實現年產值200億元。此外,該集群還包括船用與港口機械、船用柴油機曲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海洋工程、船用柴油機等多個重點項目。中國石油海洋工程青島基地和中海油海洋工程青島制造基地也落戶海西灣。
在海西灣發展的同時,山東省眾多的民營中小船企也迅速擴張。海西灣基地的企業都是“國家隊”,但是“地方隊”會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的生產特點,同“國家隊”展開錯位競爭。比如黃海造船有限公司在客滾船研發生產方面、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在遠洋漁船的研發方面、青島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在壓載水處理系統研發方面都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
正是得益于“國家隊”和“地方隊”的這種錯位競爭,山東省造船業才加快了追趕上海、江蘇的步伐。
海工裝備 重點培育多亮點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中石油海工基地、中海油海工基地、蓬萊巨濤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加上幾家生產海工分段的外資船企,細數一下,山東有近10家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成為山東省船舶工業發展的亮點。
山東省委、省政府也充分認識到了海工制造業對該省船舶工業發展巨大的促進作用。在山東省船舶工業“十二五”規劃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集群作為大力培育的高端產業集群被單獨提出。為此,山東省出臺了多項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船舶工業上下游企業和民間資本以獨資、兼并、購買、股份合作等方式,參與船舶工業發展。對符合產業規劃和政策的海洋工程項目,其所需岸線、土地、海域納入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海域使用規劃,享受省港口建設有關政策;對船舶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所得收入免征營業稅。
山東省并不滿足當前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將以海西灣海工基地、煙臺中集來福士等企業為龍頭,鼓勵海工企業積極研發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培育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