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子江船業御寒術
2013-12-25 08:14:38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即將到來的洗牌
早在2009年《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公布后,江蘇全省上百家民營造船企業中,只有3家被列入重點支持企業名單——揚子江船業就是其中之一。
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加上全球的量化寬松政策使造船業迎來“小陽春”。揚子江船業此后每年銷售收入以30%的幅度增長。盡管如此,任元林還是覺得,這波反彈讓早已產能過剩的造船行業更加不堪重負。“這反而會將蕭條的時間延長。”他認為,原來洗牌所需的時間可能是兩年,但是現在或許要花4年時間才能消化完過剩的產能。
據統計,全球的造船產能超過兩億載重噸,而市場需求大致在8000萬載重噸左右,產能的供給是需求的兩倍有余。
直到2013年1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船舶行業規范條件》(下稱《條件》)。有分析人士認為,《條件》的出臺,很像是在建立行業白名單。頗高的生產技術指標和節能環保要求等同于將大多數中小型造船企業拒之門外,使其面臨被踢出局的危險。而船舶工業進入標準競爭的時代,也意味著支持龍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雖然有望進入白名單,但民營船廠依舊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孫學山對記者表示,國內造船訂單基本被兩大央企壟斷,行業走出去都是民營企業作的貢獻,但產能過剩還賴到了民企的頭上。從目前來看,好多政策的國民待遇不盡公平。
據了解,目前船企獲得的政策支持主要有銀行信貸、內銷遠洋船按出口給予退稅、拆借老舊船給予補貼等,但這些政策主要由國內幾大國有船企獲得。新世紀造船一位高管曾表示,民企非常希望進入白名單后,可以獲得此前只有國企享有的內銷遠洋船按出口給予退稅的政策。
揚子江船業因享受不到出口退稅,一直以接國外船東的訂單為主?姙槿褐毖,出口退稅政策對揚子江船業影響不大,但給當地配套企業造成了強烈沖擊,因為國外的船東,不相信我們的配套產品。
同時,南通一些面臨出局危險的小船企在《條件》出臺后,紛紛主動向揚子江船業投懷送抱。但繆為群認為,全國的船企只有10%的企業能達到這個門檻。除非淘汰的船廠從水域到資源條件都很好,我們才考慮重組和并購。
在繆為群看來,明年的訂單多了,揚子江船業寧愿提高一些效率,加大設備投入,這樣成本更容易控制。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還不能清晰的看到市場持續向好的趨勢,整個行業集中度在逐步提高,小企業加速淘汰洗牌分化,這種壓縮產能的方式和鋼鐵還不一樣,有點像溫水煮青蛙,起碼還要3~5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