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造船業現回暖跡象
2014-08-26 17:16:58
來源:市場導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衡量全球貿易的重要指標——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一個月之內大漲近50%,從7月22日的723點,攀升至8月21日的1096點。業內人士分析稱,低迷依舊的航運業出現復蘇苗頭。
隨之而來的是,眾多造船企業的散貨船訂單開始出現回升勢頭。從舟山多家造船企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散貨船的訂單量和前幾年相比有了明顯的回升。
來自浙江省船舶行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七個月,重點船舶企業的產值達到了425億元,同比增長了13%,新接船舶訂單203艘,合計585萬載重噸,同比增幅48%。
散貨船訂單增速明顯
近日,由舟山大神洲造船有限公司為美國BT公司建造的節能型綠色散貨船順利下水。該船總長199.9米,型寬32.25米,型深18.51米,結構吃水13.3米,最高航速14.48節,是美國BT公司定制四艘該型號的第一艘,油耗比之前船型一天大概要省五到六噸油,是市場追捧和青睞的新型散貨船,由于節能環保,客戶一次性預訂了4艘。
2008年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造船業遭遇寒冬,許多船廠陷入無船可造的境地。如今,這一現象正在得到改觀,許多船廠的訂單又開始排到兩三年之后。
8月份,舟山中遠船務從一家亞洲船東獲得2艘64000DWT散貨船訂單,總價值超過5600萬美元,新船預計分別在2016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交付。同樣在8月,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從美國金融公司MarineCapital獲得了5艘33200DWT級小靈便型散貨船訂單。
浙江揚帆船廠則獲得了美國基金敦貝格集團訂購的4艘散貨船訂單,以及4艘備選訂單,訂單總金額約為2.24億美元,預計在2015年和2016年交付。
5月底,春和集團董事長梁小雷對外表示,集團下屬太平洋造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散貨船型CROWN63的已交付船舶加上在手訂單,已突破100艘大關,在全球ULTRAMAX散貨船市場中的份額拔得頭籌。
來自中國船舶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船企憑借在承接散貨船訂單等方面的優勢,取得較好經營業績,承接新船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同比繼續增長。但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運力過剩狀況難以改觀、航運企業經營困難等因素影響,船市成交下滑趨勢明顯,新船價格上漲受阻,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