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廠海工訂單面臨巨大風險
美林證券公司的一份研究紀要稱,如果目前的狀況繼續下去,未來5至10年中國船廠最終將不得不選擇兼并或關閉,這將大大削弱中國船廠對新加坡船廠的競爭優勢。美林證券預計,由于中國船廠的延遲,明年全球預期交付的自升式鉆井平臺交付期將推遲至2016年及之后。
到目前為止,交付延期以及財務問題已經迫使船東考慮撤銷或已經撤銷了3家中國船廠的4座鉆井平臺。Sevan Drilling目前正在與中遠船務進行協商,考慮撤銷圓筒型鉆井平臺“Sevan Developer”號(“希望4號”)的訂單,或者進一步推遲交付期,這座平臺造價約為5.25億美元。由于需求低迷,Sevan Drilling在過去一整年里都未能將這座平臺租出。
除此之外,中遠船務依然還在掛牌出售1艘深水鉆井船,這艘鉆井船的船東大連深水開發公司(Dalian Deepwater Development)于去年終止了建造合同。2006年,挪威公司MPF以1.2億美元的價格在中遠船務訂造290米x 50米的船體,原本計劃將其建成為全球第一艘浮式生產鉆井儲卸油船。
MPF在2008年申請破產保護;2010年7月,大連深水開發公司作為一家專業船舶管理公司成立,并與中遠船務簽訂了5億美元的合同,將上述船體建造成為1艘鉆井船。之后該鉆井船的交付期卻進一步推遲,中遠船務將其歸因為國外采購設備接收時間的延遲。此外,新加坡鉆井承包商Opus Offshore仍在為其在上海船廠訂造的一系列4艘鉆井船中的第一艘尋找租約,這艘新船預計將于11月初命名。
美林證券在報告中指出,中國船廠接獲的大部分訂單都是投機商或新的、缺乏經驗的海工投資者及承包商簽訂的增值訂單,而這些無經驗的投資者及承包商多數來自中國。報告稱,許多鉆井平臺僅僅是為了交易而建造,并非是為了鉆井而建造。
業內觀察人士也認為,中國投資者正在訂造大量標準規格的鉆井平臺,一些鉆井平臺采用了中國工程公司更具成本優勢的設計。不過,為了緩解財務壓力,中國船廠也變得更加謹慎,開始只與有信譽的船東合作,并拒絕沒有敲定租約的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