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船企創新轉型贏市場
今年以來,受航運市場低迷、造船產能過剩雙重影響,船舶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和空前壓力,正處在一個艱難的發展階段。1—7月,我市船舶產業發展形勢有喜有憂,部分經濟指標承壓下行,但造船完工量已經回升,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揚州造船何去何從?昨日全市召開船舶產業發展推進會,如何加快推進揚州船舶產業轉型發展,努力將揚州打造成國內外有影響的船舶制造名城,已成為關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
發展聚焦
揚州成全省三大遠洋造船基地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市已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和先進的造船基礎設施,完成了儀征、廣陵、江都三大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成為江蘇省三大遠洋造船基地。
從造船規?,我市產能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十分之一。
從船舶產品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力船型成熟發展,高附加值特種船舶異軍突起,并形成了遠洋近海和內河船舶并造的產業格局。
從船企品質看,我市重點骨干船舶生產企業中有一半以上或為央企集團所屬公司或為航運依托型企業,占總數的71%。國家首批公告符合《船舶行業規范條件》的50家企業中,我市就有4家,占全國的8%。
今年1—7月,全市54家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共累計完成開票銷售60.6億元、入庫稅收0.5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7.8%、79.6%;新接訂單量164.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2%;手持船舶訂單1188.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5%。
不過,在全行業陷入調整之時,揚州造船開始釋放出積極信號。1—7月,船舶及配套件產業用電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6%,新開工船舶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造船完工量337.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06%。
“造船完工量由去年的負增長轉為大幅增長,主要龍頭骨干企業生產計劃2016年已基本排滿、部分排至2017年。”市經信委經濟運行處處長陳亮介紹,上半年我市造船三大主要指標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3%、28%、20%,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