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工為造船市場“蒙羞”
2015-02-04 17:58:44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撤單與裁員初現
油價下跌后,海工市場究竟有何實質性波動?某航運專家告訴《航運交易公報》記者:“造船企業方面,建議要對去年上半年下單的船東提高警惕,因為下單不久就發生了油價暴跌的情況,不排除這些船東中有投機性下單的企圖,當他們發現下半年油價走勢如此慘淡,可能會改單或撤單。不過已經交付開工的平臺,目前不會受太大影響,這些海工裝備可以根據目前的供需來調整出油量。”
正如上述專家所言,目前部分造船企業確實面臨尷尬境遇。去年9月,傳挪威鉆井承包商Sevan Drilling可能撤銷在中遠船務訂造的圓形鉆井平臺,所幸最后雙方協商同意修改建造合同,并達成延期交付協議。但今年1月,中遠船務則沒那么幸運,其于新加坡上市的母公司中遠投資公告表示,中遠船務2008年與ATP Oil & Gas UK簽訂鉆井平臺船殼和上建模塊項目,目前船殼項目完成96%,上建模塊項目完成48%,此時卻遭遇買家撤單,預計虧損達6730萬美元。撤單直接原因即油價暴跌,中遠投資悲觀地表示:“油價暴跌對全球海工市場帶來嚴重的影響,這導致為鉆井平臺找到新買家較困難,而且這款鉆井平臺是為ATP Oil& Gas UK高端定制的,這令尋找買家更困難。”該項目違約成為中遠投資去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除了中遠船務,新加坡翔升海洋集團也遭遇撤單。去年年底該集團與一家海工支援船船東達成協議,撤銷2艘海工支援船的建造合同。業內人士告訴《航運交易公報》記者:“造船企業面臨撤單風險,船東的違約成本約占總造價的10%~15%,目前海工項目造價基本都過億美元,一旦違約,船東普遍要付出千萬美元的代價,盡管違約成本較高,但有些船東依然會執意撤單,找不到租家不如放棄。”正如分析機構Zacks所言,海上鉆井市場還將繼續衰退,總體而言,今年將有1/3正在運營的深水鉆井裝備無法獲得租約。
除了撤單,更多海工企業還開始裁員。深水設備供應商FMC Technologies近日表示,計劃解雇多達120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員工都在其挪威西海岸阿戈特內斯工作。附屬企業FMC Kongsberg Subsea總經理Rasmus Sunde表示,裁員將涉及海上和陸上的運營及服務人員。同時,美國油服承包商Weatherford計劃在2月份解雇最多100名員工,裁員涉及所有部門,其中營業部門被裁人數最多。Weatherford在挪威擁有700名員工,不久前該企業解雇120名員工。
隨著挪威國油等主要客戶紛紛開始削減成本,挪威海工行業也開始掀起裁員潮,目前挪威地區海工企業已經解雇的員工計約1萬名。為了能夠在成本增加和油價下跌的環境下提高盈利能力,石油企業正試圖減少在維護、勘探鉆井和油田開發項目等方面的投資。
海工領域的撤單與裁員趨勢正在顯現,雖然量上達不到“潮”的氣勢,但前景正奔向“黃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