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工為造船市場“蒙羞”
2015-02-04 17:58:44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融租企業態度不一
由于海工項目打造成本通常以億美元為基本單位,運營商購進某件設備往往需要找到10余家甚至20家機構融資,難度非常大。而通過融資租賃方式來采購設備,融資租賃企業會提供一整套融資租賃方案,包括前期融資和后期租賃等方面。海工單件設備價值非常高,一個項目往往由大型融資租賃企業中的一支專業團隊來完成。海工市場能否有效發展,與融資租賃企業的支持與否密不可分。那么當前市場上,融資租賃企業對海工市場的態度如何呢?某融資租賃企業專家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大部分融資租賃企業對海工項目持謹慎態度,由于油價問題,現在是船東違約高發期,而發生船東違約對融資租賃企業而言即意味著損失。”
根據該專家介紹,假設某船東通過融資租賃企業融資1億美元打造一件海工設備,通常由船東先預付總金額的20%給融資租賃企業,然后融資租賃企業向某造船企業下單打造該設備。下單之后,如果船東違約取消訂單,那么融資租賃企業將沒收20%的預付款,該船所有權也將轉移至融資租賃企業。這意味著原本融資租賃企業為了給船東融資,需給造船企業支付1億美元,如今只需向造船企業支付8000萬美元就能買下?雌饋硎枪P劃算的買賣,但該專家分析表示,是否劃算要結合市場以及船東賣船的原因綜合評價。如果市場好,船東因實在無錢湊齊預付款,此時船東的棄船行為對融資租賃企業而言是好事,市場好意味著融資租賃企業之后能以高價轉售。如果市場不好,船東因找不到租家而棄船,那么對融資租賃企業而言就是虧本買賣,盡管現在少付2000萬美元買下海工設備,但它轉售價會更低。當前海工市場正值低迷期,顯然棄船對融資租賃企業而言并不劃算。
盡管海工市場的高風險性令不少融資租賃企業望而卻步,但也有力挺派,如工銀租賃。據知情人士告訴《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去年工銀租賃在海工領域的融資規模至少達到120億美元,不少融資租賃企業所有航運融資項目金額總和都不及工銀租賃在海工領域的放貸規模,并且工銀租賃在該領域實現零違約。問及今年的融資規模,該知情人士表示:“不會收縮,今年在該領域的放貸規模會與去年差不多,它們的融資項目大多是國家層面上的合作,相對安全,面對船東,它們也要看對方是否有長期的租約。”
融資租賃企業不一的態度對海工市場而言,是件好事,融資租賃企業并沒有完全對海工領域失望,何況誰也不能保證油價不會反彈,一旦反彈,海工市場可能又會恢復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