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心層船企的煩惱
2016-01-08 17:12:52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中國船舶工業中,有這么一批企業,他們被譽為“夾心層”企業,生產規模介于骨干企業和小型企業之間的中型企業。它們實行規范化生產經營和管理,主打有特色的產品,注重質量,具備很好地履約能力,而且不少企業也躋身船舶白名單之列,此類企業以民企居多。然而,在當前“談船色變”的慘淡情境下,面對高企的授信風險,部分銀行紛紛收緊對船舶企業的信貸投放。“夾心層”企業便成為很為難受的一類企業。融資難已經成為壓垮“夾心層”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臨“四難一大”
目前,船舶工業整體形勢可謂:“四難一大”,即接單難、交船難、融資難、盈利難、風險大,而融資難的問題比訂單饑渴更加突出。自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已經6次降息、5次降準,據相關研究機構統計,至2015年為止,央行累計向市場釋放的流動性已超過3萬億元。然而,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央行每次降息或降準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貨幣供給環境的不斷寬松并沒有改變實體經濟的融資困局,尤其是船舶、海工等制造業受市場環境影響,依然將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正是因為貨幣供給環境不斷寬松,而自身融資環境改善并不明顯的矛盾,讓不少船企開始對金融機構“大倒苦水”。
盡管當前國家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但融資難的局面仍然沒有明顯改觀。根據工信部調研顯示,入選白名單的船企,約半數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僅有央企,或者有集團背后支撐的一些國企融資較為容易。
“有時候,一個億甚至幾千萬就能救活,就差那么一口氣,這些經營不錯的企業也被迫關門,真可惜”。一位山東造船廠的負責人說。“一個億就能救活,可是倒下了,20個億也不夠彌補損失,損失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這些企業管理不錯,也有訂單,就差一點流動資金。以一艘LNG船為例,需要1億元,如果沒有80%至85%的資金,從接單那天起,就代表這艘船無法交出,F在船東一般只在合同生效時付款10%至15%,剩下的尾款都要等到交船后才會支付。如果沒有銀行支持,僅靠船東預付款,企業根本不敢接單。即使接單,若不能及時交船,船廠就要面臨被船東罰款,另一方面,又苦于沒錢,四處籌錢,而銀行需要企業保持AA,保持好的盈利效率,在當前船價很低的情況下,船廠很難保證這些,只能在資金鏈條上苦苦掙扎。”他說。與此同時,我國船企面臨的交船形勢相當嚴峻。船東延期接船、延付尾款的現象不斷出現,導致船企應收賬款和存貨占流動資金的比重不斷攀升,使得船企短期債務融資的需求更為強烈,而這又在一定程度上,讓船企對金融機構的態度更為敏感。
企業不能坐等
當然,作為企業不能坐等,一方面希望政府出臺和落實相關政策,另一方面,企業也在積極應對,解決燃眉之急。
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作為企業,還是要用兩條腿走路,一是依靠國家政策扶持,二是企業本身做好功課,具備競爭能力和技術優勢,有訂單,具備產品特色,履約能力強。如果效率低,沒有訂單,沒有影響力,沒有產品特色,很難受到潛在資本客戶的青睞。南通太平洋便充分利用優勢資源,積極對接資本市場,通過與資本市場的接觸,從各個渠道解決資金問題。通過與上市公司的接觸,把南通太平洋海工63.31%的股份,通過重組,轉讓給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解決了眼前現金流的問題,為緩解資金壓力松了口氣。
新世紀造船辦公室主任黃斌表示,企業首先要做到尊重市場,理性接單,根據市場和企業具體情況,權衡利弊,做到幾個不接;第二,主動應對,穩中求進,保交船,保訂單;第三,在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的情況下,企業只能在企業內部,加強管理,降本增效;第四,針對市場需求,企業在產品和企業管理方面轉型升級,特別是開發綠色環保船型,企業管理上面,加強人才培訓,增加技改投入。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力資源嚴重缺失,必須依靠科技的進步,實現兩化融合,例如利用機器人等技術發展生產。
浙江舟山一家中型民營船廠,也是入選白名單的企業,他們的負責人同樣也有著相似的經營理念。他說:“接單方面,第一是注重利潤,沒有利潤,不接單;另外,作為中型企業,所接訂單有一定特點,往往是大船廠不愿意接,小船廠沒有能力接的;再有,有一定的研發能力,研發有特色的船型。”他表示,對于有成長力的骨干企業、“白名單”企業,希望國家進行扶持,對好的項目需要進行支持,尤其是中型船廠,其作用將更加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