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遠洋:奮力打造本土航運龍頭企業
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中,江蘇遠洋緊密圍繞“158”戰略部署,以港航一體化為核心,著力優化資源配置、全力以赴提升航運板塊業務協同,在實現航運板塊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構建全球輻射更廣,國內聯通更暢航線網絡,不斷提升服務“水運江蘇”能力水平。一是加密新增航線進一步優化完善布局,充分提升近60條航線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今年以來新開加密航線8條,累計運營航線63條,外貿干線14條、內貿干線6條、運河支線30條、長江支線13條;強化“江海河”為重點“公鐵水”協同的多式聯運,深度融入集團江海、江河、鐵水三大聯運體系建設,完善“通江海、連運河、接內陸、達全球”的航運物流網絡,增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江蘇的聚集作用。二是建強自有船隊和自有船員兩個戰略隊伍,加強現代化內部管理提供一流運輸服務。加快散貨和集裝箱船的建造與采購,采用光租方式擴大船隊規模,適時處理老齡船舶,注重引入環保、高性能的新造船,顯著提升船隊整體競爭力。至目前,江蘇遠洋控制運力達116艘,總載重超180萬噸,集裝箱控制運力3.3萬標箱。黨建領航著力打造自有船員人才隊伍,為提升航運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三是以加快實施純電動集裝箱船應用推廣,積極助力我省內河航運綠色發展。成功打造并運營全國首艘120標箱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江遠百合”輪,率先編制完成電動船充電協議團體標準及電動船船員培訓教材;2024年成功實現5艘純電動內河集裝箱運輸船批量建造,并加快推進配套充電站建設。
深化體制改革,促進協同融合,港航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一是優化整合資源布局,高質量推進國企改革。成立散貨、外貿集運、內貿集運等專業化公司,實現散貨運輸、集裝箱運輸、航運服務三大板塊功能定位更加清晰、組織結構更加明確,有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工作主線,扎實推動國企改革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經驗做法入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項典型經驗并在全國復制推廣。二是探索港航貨協同發展新路徑,釋放“一體化”發展紅利。與集團內港口企業協同構建一體化市場開拓機制,組團出擊挖潛大客戶、項目貨,成功與南京港、鎮江港等兄弟單位協同開發“白電”等項目;聯合物流公司開拓內貿散貨運輸項目;與集裝箱公司合作強化干支協同、內外貿協同。三是創新經營模式,加強攬貨體系建設,加強客戶開發維護,不斷拓展業務版圖。突破傳統經營模式,拓展散貨自營運輸業務;深入實施“運河戰略”,成立蘇北辦事處,推進蘇南辦事處建設,開展聯合營銷,加強蘇北、蘇南市場開拓和直客開發。探索倉儲物流新業態,租賃龍潭港倉庫開展貨物過駁入庫、卸車入庫、倉庫裝箱中轉等一站式服務。
加強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結構,以黨建“紅色引擎”激蕩幸福企業新活力。一是筑牢人才基石,優化隊伍結構。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配齊建強所屬企業干部隊伍;加強后備干部培養,不斷提升后備干部干事創業能力;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持續優化選人用人機制,著力推行市場化用工,深入落實薪酬分配市場化。二是紅色引擎驅動,發揮基層黨組織“規范+示范”作用。開展“雙帶頭雙提升”、黨建班建“雙基”融合、“浮動國土”上戰斗堡壘等系列活動,“江蘇遠洋‘浮動國土’上的堡壘”黨建品牌,獲省交通運輸行業“優秀黨建品牌”,入選省國資委100個優秀案例。三是深入推進產改工作,激發職工潛能。獲江蘇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產改試點項目獲省部屬企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優秀項目二等獎,多位職工獲省交通運輸廳優秀共產黨員、全省交通運輸行業青年建功標兵個人、省部屬企事業工會和集團五一巾幗崗等稱號。
江蘇遠洋將秉承“團結奮斗、客戶至上、守正創新、邁向卓越”的核心價值觀,錨定“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江蘇本土航運龍頭企業”戰略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強化創新驅動,為推動水運江蘇“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