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航聯2024年世界大會在北京舉行
2024-10-30 06:41:33
來源:中國船東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0月29日上午,國際航行學會聯合會(簡稱國際航聯)2024年世界大會開幕式暨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航海學會承辦,主題為“擴大導航應用,賦能人類未來”,聚焦新時代衛星導航技術發展。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瑞典、波蘭、埃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國際航聯成員代表和中外院士專家、論文作者和嘉賓等300多人參加大會。會議通過專家主題演講、論文交流、展覽展示等形式,研討導航、通信、遙感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新前景。
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岑晏青,國際航聯主席克里斯多夫·恰普勒夫斯基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王昌順、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出席大會。
國際航聯是非政府國際科技組織,作為國際海事組織的咨商機構,在全球航海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推動了導航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還促進了衛星導航、移動通信、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在陸?仗於鄠領域的應用。中國航海學會自1988年2月加入國際航聯以來,一直以正式會員身份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據介紹,自1976年起,國際航聯世界大會三年舉行一次,這是時隔三十年后再次在我國舉行。
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
何建中在致辭中表示,導航技術的創新發展將聚焦于智能化、高精度定位、多模態交互以及與自動駕駛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人們提供更精準、更直觀的導航指引和更加個性化的服務,賦能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中國航海學會十分關注導航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通過學術研究、技術交流與服務,推動了科技創新成果與產業實際需求的精準對接。學會還積極參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協同推進國際和區域航?萍己献髌脚_機制建設,有效促進航?萍嫉纳疃群献髋c交流共享。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
羅暉表示,中國科協是中國最大的科技類學術共同體,支持全國學會在中國組織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搭建國際科技界交流的機制和平臺,助力推進國際科技界的信任合作。在新技術變革和大環境變革的雙重挑戰下,全球航行業發展更需要加強合作,聚合全球航行科技創新資源,共同促進全球導航技術知識共享。
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岑晏青
岑晏青表示,中國始終致力于推動航行領域的創新發展,已成為世界上航運設施體量最大、海上運輸貨物最多、船隊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當今世界,導航技術的進步對于推動智慧交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高度重視智慧交通發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與中國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智慧交通正逐漸由愿景變為現實。
開幕式上,頒發了國際航聯約翰·哈里森獎(終身成就獎)、尼科獎(特殊成就獎)和榮譽會員獎,中國環球航海家翟墨榮獲尼科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獲得該獎項。美國授時導航基金會理事長德納·高華德榮獲哈里森獎,國際航聯前主席約翰·波特爾、國際航聯前秘書長西蒙·加斯金榮獲榮譽會員獎。
近年來,中國的導航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今年9月,中國成功發射了第59顆和第60顆北斗導航衛星,進一步提升了北斗三號系統的可靠性和服務性能。新衛星在星載原子鐘配置和新型星間鏈路終端的搭載等方面的技術升級,有助于確保北斗三號系統的平穩運行。北斗系統的服務用戶現已超過10億,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兼容共用。
中國導航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在會上介紹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應用情況。
中國自主航行專家、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介紹船舶自主航行與導航的最新技術發展。
美國、意大利、波蘭、荷蘭專家分別就導航技術應用的最新發展、海事教育應對自主航運等海洋技術發展、飛機導航等主題進行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