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重磅并購官宣!船管市場“大整合時代”到來
2024-10-24 20:12:57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船舶管理市場迎來進一步整合。
10月23日,船舶管理巨頭OSM Thome宣布收購Torvald Klaveness旗下 Klaveness Ship Management 的全部股份。同時,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 的子公司已同意與 Klaveness Ship Management 簽訂新的船舶管理協議,以管理其船隊。
兩家公司在聲明中稱,Torvald Klaveness 和 OSM Thome 將合作探索通過新技術和數字化實現船舶管理現代化的新方法。前者此舉是為了滿足未來的需求,擴大規模和投資能力,并加強與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 相關的船舶管理活動的發展。隨著 OSM Thome 成為 Klaveness Ship Management 的新東家,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將獲得更多技術資源和規模,從而進一步改善業務并支持未來擴張。
資料顯示,Torvald Klaveness 是一家開拓性的航運公司,由一家控股公司和四家運營公司 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Klaveness Dry Bulk 、Klaveness Ship Management 和Klaveness Digital組成,通過位于奧斯陸、新加坡、東京、迪拜和馬尼拉的辦事處運營著大約 100 艘船只,擁有約 200 名岸上員工和近 650 名海員。
據悉,OSM Thome 將在奧斯陸的 Torvald Klaveness 場所設立新辦事處,負責 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 的船舶管理。在 OSM Thome 的所有權下,Klaveness Ship Management 還將保留其名稱。交易將于 2025 年 1 月生效。
Torvald Klaveness 首席執行官 Ernst Meyer 表示:“此次所有權轉讓代表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將我們多年來在船舶管理業務中積累的專業知識、重點和質量與必要的規模相結合。我們很高興與 OSM Thome 合作,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資源來滿足未來的需求,并保持 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 船隊世界一流的運營。”
OSM Thome 首席執行官 Finn Amund Norbye 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與優質航運公司 Torvald Klaveness 合作,并期待與 Klaveness Ship Management 的技術團隊一起努力。我們的重點是保持連續性,并在運營Klaveness Combination Carriers船只時建立高標準的安全性、質量和效率。”
兩家公司并未在公告中披露具體的交易細節,但其背后的戰略意圖和行業背景,卻揭示了當前航運業中的一個重要趨勢——船舶管理業的加速整合。
船舶管理市場的“大整合時代”
作為本次交易的主角,OSM Thome 一直是國際船舶管理行業整合的領導者,近年來最大的行業并購案也由該公司完成。2023年1月,OSM Maritime Group與Thome Group宣布合并,以創造全球最大船舶管理公司。
事實上,在OSM 和Thome尚未合并為OSM Thome前,獨立的OSM在2020年收購了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Frontline和Golden Ocean的內部管理公司SeaTeam Management。2023年,德國Zeaborn Ship Management 被Wilhelmsen和MPC Capital收購。中英船管(Anglo-Eastern)則于今年接手了Euronav的希臘管理業務。與此同時,英國巨頭V.Group也先后收購了Belships的管理業務和ShipMoney。
隨著這些行業巨頭通過并購擴張規模,船舶管理行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整合時代”。在海運圈聚焦看來,這一波合并浪潮不僅僅出于追求規模的簡單動機,而是為了應對行業面臨的多重挑戰,如船員短缺、環保法規升級以及日益復雜的監管環境。
早前,OSM Thome的首席執行官Finn Amund Norbye接受采訪時透露,公司對更多的并購機會持開放態度,并計劃繼續推進整合擴張。
他認為,目前行業分散程度高,許多管理規模小于20-30艘船只的船舶管理公司缺乏獨立應對行業挑戰的規模與能力,因此在更廣泛的船舶管理領域將會有更多的企業整合與并購出現。隨著監管框架的日益嚴格和行業復雜性的增加,市場對航運公司的能力、規模和服務需求也越來越大,而這正是目前小型企業所缺乏的。
與此同時,許多業內資深人士,包括V.Group首席執行官Rene Kofod-Olsen、哥侖比亞集團(Columbia Group)首席執行官Mark O'Neil等,都認為整合將持續,但合并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資源共享、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來提高運營效率。
Rene Kofod-Olsen指出,雖然整合有助于規;l展,但這并非唯一的目標。他強調,公司需要通過整合來應對船員培訓、脫碳壓力和合規性要求的挑戰。他特別提到,在這些壓力下,小型航運管理公司將越來越難以單獨競爭,整合則可以幫助他們共享資源,實現必要的規模效應。換句話說,整合不僅僅是擴張規模的問題,而是應對行業變革的戰略選擇。
Mark O'Neil對此也持類似觀點。他強調,整合必須有明確的協同效應,合并后的企業必須比各部分的總和更具競爭力。他特別提到,小型和中型公司往往難以與大型航運管理企業的服務多樣性和規模效應競爭,而那些大型企業中的部分公司也在經歷運營和聲譽挑戰,這為行業中的進一步并購提供了可能性。
在這種環境下,船舶管理公司不能僅僅為了規模擴張而盲目進行并購。Synergy Marine Group海事服務和企業職能首席執行官Mathavan Subbiah則認為,整合應集中在價值創造、技術創新和運營效率的提升上,而不是簡單的規模追求。他指出,雖然船舶管理行業高度分散,整合機會眾多,但成功的整合需要文化和愿景的深度契合,這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海運圈聚焦認為,隨著行業不斷面對環保和數字化轉型的雙重壓力,未來的船舶管理公司將不僅僅依賴于增加船舶數量或收入,而應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長期的戰略價值。
展望未來,船舶管理行業的整合還將繼續,特別是在規模效應和數據驅動運營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尤其是在有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可能會通過并購來實現新的增長。然而,正如許多業內人士所指出的那樣,整合的成功不僅依賴于規模的擴張,還需要在文化、技術和運營效率上找到真正的契合點。
船舶管理行業的“大整合時代”已經到來,未來的市場之戰,必將是一場規模、技術與環保的全面角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