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巨頭再下單!集裝箱船投資開年就爆火
進入2025年,集裝箱船新造船市場創紀錄的“訂單潮”似乎還在延續,全球第三大集運巨頭法國達飛計劃在中韓船企訂造多達34艘大型集裝箱船,持續投資LNG燃料。
據貿易風消息,達飛計劃在中國船廠訂造最多12艘18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并正在尋求報價。與此同時,達飛還考慮訂造10艘LNG動力11000TEU集裝箱船,并為此向中韓船廠詢價。
這兩型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目前均處于歷史高位。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22000/24000TEU超巴拿馬型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目前高達2.7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64億美元增加4%;10000/11500TEU新巴拿馬型LNG雙燃料船價格也從去年同期的1.565億美元增加到了如今的1.59億美元。
此外,達飛還計劃在HD韓國造船海洋增訂12艘155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兩家公司已經于去年12月簽署了臨時合同,預計正式訂單將很快簽訂,每艘新船造價高達2.4億美元,相比去年7月達飛在該船廠訂造的首批12艘同型船每艘2.22億美元的價格進一步增加。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15000/16000TEU雙燃料LNG動力船新造船價格為2.045億美元,去年7月則為2.02億美元。
如果上述訂單全部得以敲定,達飛龐大的手持訂單將再增加多達34艘LNG雙燃料集裝箱船,總投資金額估計將達7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9.75億元)。
達飛是近幾年來集裝箱船新造船市場上最為活躍的集運巨頭之一。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目前達飛在建新船多達74艘約114萬TEU,僅次于地中海航運的132艘202萬TEU排名全球第二,也是除地中海航運之外唯一一家手持訂單突破100萬TEU的集運公司。
達飛也是投資訂造雙燃料船最多的集運公司之一,該公司已經設立了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根據達飛在2024年三季報中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投資超過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9.89億元)訂造了131艘雙燃料船,這些新船可以使用生物甲烷、生物甲醇和合成燃料等低碳燃料運營,將在2028年之前陸續交付使用。
最新的訂單進一步顯示出達飛對LNG燃料的信心。目前,在達飛作為船東自行訂造的新船中,LNG雙燃料船仍然占大多數。特別是在2023年年底,達飛選擇“加價”將當年9月與外高橋造船簽訂的8艘92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訂單更改為LNG雙燃料設計。
去年,LNG雙燃料取代甲醇再次成為了集運公司訂造新船時的首選替代燃料。地中海航運、馬士基、赫伯羅特等集運巨頭均大規模訂造LNG雙燃料船,地中海航運在五家中國船廠訂造了56艘LNG雙燃料集裝箱船,總運力突破100萬TEU;馬士基也首次投資LNG燃料,在中韓船廠訂造20艘LNG雙燃料船;赫伯羅特在揚子江船業和新時代造船訂造了多達24艘新船。
業界人士分析,綠色甲醇燃料一直供不應求,價格也比比傳統燃料要高得多,且大多數綠色甲醇項目位于中國、北歐和北美,遠離主要的燃料加注中心新加坡和阿聯酋,地理分布不均導致的長途運輸問題也進一步推高了其經濟成本。
另一方面,LNG燃料經過了多年發展,目前供應鏈相對成熟,而且LNG燃料也能夠較大幅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與傳統燃料相比,LNG燃料可以減少大約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生物LNG最多可將排放降低約92%,具體效果取決于生物LNG的來源。
達飛對生物LNG燃料寄予厚望。截至目前,達飛投資訂造的LNG雙燃料船全部都可以兼容來自生物甲烷的生物LNG(BioLNG)燃料或合成甲烷燃料,包括電制甲烷(e-methane)。
去年10月,達飛與廢物循環管理領域的全球領軍企業蘇伊士集團簽署諒解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生物甲烷的生產與應用。根據協議,到2030年蘇伊士集團每年將供應多達10萬噸生物甲烷,這些生物甲烷將被用于LLNG雙燃料船,從而為海上運輸的脫碳做出貢獻。
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達飛旗下船隊運營660艘集裝箱船,包括304艘自有船舶和356艘租入船舶,總運力約385萬TEU,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占率12.3%。此外,達飛還有74艘在建新船約114萬TEU,占現有船隊比例為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