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徹底退出造船業!百年船企賣掉祖業“棄船”上岸
又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老牌船企正式退出造船業,昔日“祖業”就此畫上句號。
近日,日本三井E&S控股宣布,將其所持有的負責船舶設計的關聯公司三井E&S造船全部34%股份轉讓給日本常石造船。此次交易完成后,三井E&S造船將成為常石造船全資子公司,而三井E&S控股將徹底退出作為“祖業”的造船業務,專注于船舶發動機和港口起重機領域。
三井E&S控股的前身三井造船成立于1917年,最初是作為三井物產的船舶部門。1937年分拆獨立后,在1942年重新更名為三井造船。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三井造船實現了工程業務的多元化。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2000年,三井造船的船舶建造量僅次于三菱重工,在日本排名第二。
然而,2000年以來,隨著中韓兩國造船業的崛起,日本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不斷縮減,三井造船盈利能力日益惡化。2018年,三井造船決定將旗下三大事業部拆分為三家獨立子公司,控股公司更名為三井E&S控股(Mitsui E&S Holdings),以代表工廠業務的“Engineering(E)”和代表造船業務的“Shipbuilding(S)”兩個字母為新公司冠名。然而,這兩大業務都未能給三井E&S控股帶來盈利。
2020年初,三井E&S控股宣布將在2021年3月底之前徹底結束千葉工場的造船業務,將造船業務整合到玉野艦船工廠以及中國合資船廠揚子三井造船。2021年3月,千葉工場完成了最后一艘新船的交付工作。三井E&S造船隨后出售了千葉工場用于造船的船塢等設備,僅保留一部分設備作為大型結構的制造工廠,而不再是造船廠。
而在2020年6月,三井E&S控股又與日本最大的防務集團三菱重工協商,將玉野艦船工場的艦船業務出售給三菱重工。玉野艦船工場最終在2021年7月交付了最后一艘在建商船,同年10月三菱重工整合玉野艦船工場的艦艇和政府公務船建造業務,成立了三菱重工海事系統公司,專門負責為日本政府部門建造艦艇和公務船。
2021年4月,三井E&S控股與常石造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轉讓三井E&S造船涉及商船業務及部分子公司和關聯企業的49%流通股,其中包括子公司新瀉造船和三井由良船塢,以及與揚子江船業集團的合資船廠揚子三井造船。
2022年,常石造船完成了對三井E&S造船額外17%股份的收購,將持股比例提高到66%,成為三井E&S造船的母公司和最大股東。三井E&S造船及其子公司新瀉造船和三井由良船塢也從10月開始作為常石造船的合并子公司。
據了解,常石造船成立于1917年,至今已有104年歷史,目前是日本第四大船廠?死松臄祿@示,目前常石造船集團手持訂單共計126艘948萬載重噸,其中包括113艘散貨船、4艘集裝箱船、2艘雜貨船、1艘LPG船、1艘拖船、4艘油船和1艘訓練船,,交船期排至2029年。
常石造船近年來積極擴張產能,布局綠色船舶市場。目前,常石造船旗下共有三個遠洋船舶建造基地,除了在日本國內的常石工場之外,還有在中國的舟山常石造船以及菲律賓的常石造船宿霧船廠。
此外,常石造船正計劃在東帝汶建立海外建造基地,為此已成立當地公司“常石東帝汶造船(TTS)”并推進相關工作。按照計劃,常石造船將于明年前后啟動東帝汶船廠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