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航運大變局挑戰法律監管
2016-05-11 17:21:59
來源:中國航貿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純采用《反壟斷法》對航運壟斷問題進行規制,不能顧及航運業的特殊性!秶H海運條例》與《反壟斷法》尚存在不協調甚至沖突之處,達不到規范航運競爭的目的。
自2013年我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然而,我國海運企業承運我國進出口貨運量的總體份額偏低,海運服務業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亟待提升我國航運監管能力,促進我國航運業的發展。
2015年12月,國務院批準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重組。2016年2月,商務部反壟斷局批準了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的合并交易。2016年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目前兩家公司仍在尋求美國和歐盟監管機構的批準。根據監管要求,一個公司不能長期橫跨兩個聯盟。中遠集運和中海集運分屬不同的聯盟。該項交易若要獲得海外監管機構的批準,則必須有一家公司退出原有的聯盟。
2016年4月20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所屬中遠集運、達飛輪船、長榮海運和東方海外就成立“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一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聯盟所涉及的合作范圍包括:亞洲往返西北歐,亞洲往返地中海,遠東往返紅海以及遠東往返波斯灣區域,亞洲往返美國西岸/東岸,以及大西洋航線。據此,海洋聯盟需要向相關監管機構備案,或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
全球航運聯盟由四強爭霸演變為三足鼎立
1956年4月26日,美國商人在紐約港至休斯敦港之間,開辦了全球第一條集裝箱航線。集裝箱改變了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集裝箱班輪運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大船越來越多,運力嚴重過剩,運價屢創新低,大量航運企業多年處于虧損或破產的邊緣。合并與聯盟成為常見的競爭手段,航運市場既是班輪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是航運聯盟之間的競爭。
目前,國際航運界有四大聯盟:2M聯盟(馬士基、地中海航運);O3聯盟(中海集運、阿拉伯聯合航運、達飛);G6聯盟(赫伯羅特、日本郵船、東方海外、美國總統輪船、現代商船、商船三井)和CKYHE聯盟(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和長榮海運)。
2016年4月29日,達飛集團宣布,公司收購東方;始瘓F已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準,東方;始瘓F下屬的美國總統輪船將退出G6聯盟。
海洋聯盟成立后,除了2M聯盟保持穩定外,O3聯盟、CKYHE聯盟和G6聯盟都將面臨分崩離析、重新組合的局面。
果不其然,2016年5月5日,陽明海運董事長首度證實將籌組新的海運聯盟,并已與赫伯羅特、日本郵船、韓進海運、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簽署合作備忘錄。
截止到2016年5月7日,在全球份額方面,2M聯盟占據27.9%,海洋聯盟占據26.4%,新成立的聯盟占據21%.三大聯盟合計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75.3%,航運聯盟由四強爭霸演變為三足鼎立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