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全靠紅海危機?集運巨頭業績齊齊上漲
2024-08-14 20:48:46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長榮海運、赫伯羅特(Hapag-Lloyd)和韓新海運(HMM)公布2024年二季度業績。紅海危機下,長榮海運憑借全球排名第7的運力,實現了超越同行(截至目前已公司布上半年業績的班輪公司)的業績,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達到新臺幣487.8億元(約15.0億美元),毛利率達到28.1%,這兩項指標都領先同行。
簡言之,紅海危機下,上半年現貨運價大幅上漲,以長榮海運為代表的亞洲船公司年度合同占比相對較少,換言之,他們在跨太平洋航線、亞洲至歐洲航線的現貨敞口相對更大,故而普遍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大幅上漲。
長榮海運2024年上半年凈利15億美元
2024年二季度,長榮海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1063.3億元(約32.8億美元),同比增長57.8%;毛利為新臺幣358.9億元,同比增長160.1%;營業利潤為新臺幣326.8億元,同比增長222.5%;凈利潤為新臺幣305.7億元(約9.4億美元),每基本股盈利新臺幣13.70元。毛利率達到33.7%。
2024年上半年,長榮海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1949.7億元(約60.0億美元),同比增長45.2%;毛利為新臺幣548.4億元,同比增長91.8%;營業利潤為新臺幣483.3億元,同比增長127.2%;凈利潤為新臺幣487.8億元(約15.0億美元),每基本股盈利新臺幣21.86元。毛利率達到28.1%。
8月13日,長榮海運公告稱,由于市場已出現缺箱問題,公司計劃采購10萬TEU集裝箱。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長榮海運全球排名第7,運營船舶220艘,其中自有船舶137艘、租入船舶83艘,總運力達到169.5萬TEU。此外,長榮海運還持有61艘,總計69.0萬TEU新造船訂單。
HMM二季度凈利同比增長111%
航運界網消息,紅海危機下,韓國旗艦班輪公司韓新海運(HMM)二季度的利潤與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1%。
2024年二季度,HMM實現營業收入2.6萬億韓元(19.1億美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增至6610億韓元(4.8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HMM表示,更高的運價和以盈利為導向的戰略導致了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但HMM補充稱,由于地緣政治風險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會使全球航運市場發生突然轉變”。
HMM計劃通過新造船和二手船,開辟包括墨西哥在內的新航線以及實現企業多元化來改善其服務網絡。
“HMM將通過引入超大型船舶、加強環保競爭力和數字化、降低成本和追求以盈利為導向的運營,為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做好準備。”
2024年上半年,HMM實現營業收入4.9萬億韓元(3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6%;營業利潤增長125%,達到1萬億韓元(7.3億美元);凈利潤增至1.1萬億韓元(8.4億美元),同比增長88%。
HMM正在推進其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HMM正在推進其雄心勃勃的船隊擴張計劃,最近兩個月在二手船市場出手7次搶購散貨船,價值超過2.4億美元。
HMM在今年私有化失敗后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計劃在2030年前將其非集裝箱船隊從36艘擴大到110艘。
2023年12月,由韓國Harim集團和私募股權JKL Partners組成的聯合體(Harim-JKL財團)被選為大股東韓國產業銀行(KDB)和韓國海洋商業公司(KOBC)持有的HMM 57.9%股份的首選買家。
2024年2月,由于Harim-JKL財團未能解決與HMM大股東之間的分岐,導致出售失敗后,韓國政府表態,HMM 將暫時保留在國家手中,目前將專注于確保班輪公司的“穩健運營”。
2024年4月,HMM宣布將大幅擴張其集裝箱船和非集裝箱船隊,以增強其全球競爭力。到2030年,HMM集裝箱船運力將從84艘92萬TEU增長到130艘150萬TEU。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HMM排名第8,運營船舶78艘,其中自有船舶51艘、租入船舶27艘,總運力達到85.7萬TEU。此外,HMM還持有15艘,總計13.8萬TEU新造船訂單。
赫伯羅特上半年凈利7.9億美元
2024年上半年,赫伯羅特實現營業收入95.2億美元,同比下降12.3%;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9.7億美元,同比下降47.8%;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下降68.2%至8.8億美元;上半年實現凈利7.9億美元,同比下降74.8%。
赫伯羅特表示,鑒于疫情結束后集運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2024年上半年業績遠低于前一年的水平,但由于2024年第二季度需求增加和現貨運價上漲,業績也高于最初的預期。
在班輪運輸領域,2024年上半年,赫伯羅特承運箱量達609.7萬TEU,同比增加5.0%;單箱平均運價為1391美元,同比下降21.0%。
在碼頭和基礎設施部門,2024年上半年,赫伯羅特實現營收2.2億美元,EBITDA達到7100萬美元,EBIT為3300萬美元。
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盡管我們無法達到上一年的出色業績,但由于強勁的需求和更好的現貨運價,赫伯羅特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赫伯羅特為船隊增加了幾艘新船和集裝箱,這有助于滿足由于紅海危機導致繞航帶來的額外運力需求,從而保持供應鏈的完整性。”
鑒于2024年上半年積極業績表現,赫伯羅特再次上調了對于2024財年業績預期,預計集團EBITDA將在35億至46億美元(32億至42億歐元)之間,集團EBIT將在13億至24億美元(12億至22億歐元)之間。然而,考慮到運價的波動和地緣政治挑戰,這一預測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簡言之,盡管赫伯羅特在其“2030戰略”中表示,仍然致力于純粹的航運公司的戰略,鞏固其全球前5大班輪公司的地位,并通過退出THE聯盟,轉而與馬士基的“Gemini” 合作,承諾成為客戶無可爭議的質量第一的目標。不過,與直接競爭對手長榮海運和THE聯盟剩下的三個成員ONE、陽明海運和HMM相比,赫伯羅特的利潤率和業績相對較差。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赫伯羅特全球排名第5,運營船舶286艘,其中自有船舶127艘、租入船舶159艘,總運力達到217.4萬TEU。此外,赫伯羅特還持有12艘新造船訂單,總計19.1萬TEU新造船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