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望角型散貨船市場迎來中國“新軍”
2024-10-15 20:07:26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作為今年干散貨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板塊,海岬型船迎來了中國新玩家。
10月11日,中源船務(Chinaland Shipping)首艘海岬型船“Chinafrie Luck”輪正式開啟運營,宣告該公司邁出進軍大船市場的關鍵一步。緊隨其后,明日,另一艘同類型船“Chinafrie Happiness”輪也將加入中源船務船隊。
中源船務介紹,兩艘海岬型船舶均由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建造,載重噸為17.4萬噸,懸掛利比里亞旗,入級中國船級社,將由中源船務旗下思坦達得(上海)航運服務有限公司管理。
除配備技術管理的專業團隊外,中源船務還專門成立了海岬型船舶的商務運營團隊,來確保船舶的經營與安全上的最優化。
資料顯示,中源船務創立于 2001 年,歷經二十余年穩定發展,現已發展成為集散雜貨運輸、期租船運營和港航服務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航運集團。該公司持續專注發展國際散雜貨運輸業務,穩定運營船舶超 80 艘、500 萬載重噸。
長期以來,中源船務以靈便型船為主的運營方式在國際散貨市場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隨著全球海運市場的劇烈變化和競爭加劇,中源船務逐步意識到,單一的船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因此,借助此次海岬型船的引入,中源船務正在實施多元化的長期發展戰略,瞄準更大噸位的散貨船,增強公司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中源船務的戰略擴張并非孤例,事實上,中國船東在2024年已成為全球海岬型船市場的最大買家。據VesselsValue數據顯示,僅在今年8月至9月間,全球交易的15艘海岬型船中,有11艘被中國船東購得。
據海運圈聚焦長期追蹤,以海通發展、金輝航運和張家港海智船務為代表的中國船東,通過頻繁的船舶收購,加速了在海岬型船市場中的布局。
今年2月,金輝航運斥資3095萬美元購入了其首艘海岬型船“New Delight”輪,進軍大型散貨船市場。短短五個月后,該公司又以24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另一艘海岬型船“Ocean Courtesy”輪。同樣,海通發展在今年9月首次涉足海岬型船領域,并迅速以接近5000萬美元的總價購入兩艘二手海岬型船。
在這股購買潮中,張家港海智船務(Oceanicwit)無疑是“野心”最大的中國玩家。這家同樣以靈便型船聞名的公司,過去一年通過多次出手收購海岬型船,迅速擴張其大船船隊,現已擁有9艘海岬型船及1艘紐卡斯爾型船,展現了其在散貨市場的雄心。
這些中國船東的擴張動作背后,是海岬型船市場租金的持續高企。2024年第一季度,傳統的市場淡季未能抑制船舶租金的上漲,反而由于紅海危機帶來的繞航以及市場需求的旺盛,使得海岬型船的日租金達到了近14年來的最高水平。第二和第三季度,市場依然表現強勁,截至目前,海岬型航線 (5TC) 日平均租金價格為24,053美元/天。
根據VesselsValue的最新市場報告,過去一年中,海岬型船貨物噸海里增長了11.5%,而船隊運力僅增長了2.1%。
在高租金及低供應的推動下,海岬型船船價維持高位。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目前一艘船齡為5年、10年、15年及20年的海岬型船價格分別為1800萬美元、2850萬美元、4500萬美元及6400萬美元,與年初相比,漲幅分別達到24.1%、18.8%、23.3%和15.3%。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中源船務等中國船東選擇在這一時機購入并運營海岬型船,正是看中了這一市場趨勢。在全球地緣政治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海岬型船作為鐵礦石、煤炭大宗貿易運力的主力軍,噸海里需求被俄烏戰爭、紅海危機進一步推高,為中國船東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對于中源船務而言,從傳統的靈便型船舶運營商向國際大型散貨運輸公司轉型的過程中,海岬型船的引入不僅增強了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也為其未來的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專業化的船舶運營管理團隊和商務團隊,中源船務將有能力在日益復雜的全球散貨市場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